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鸡西市依托资源优势 推动经济“循环”增效
2006-06-14 16:57:13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孟宪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4日电 鸡西市积极开发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资源替代先进技术,鼓励企业挖掘资源综合利用的巨大潜力。目前,全市工业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鸡西市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大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对煤矸石、粉煤灰、“瓦斯气”等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多次加工增值。

  在煤炭生产的矿区,鸡西市已堆积了近亿吨煤矸石,如果把这些煤矸石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增加近三分之一的煤炭工业产值,而且可以为农民“找”回近万亩耕地。

  矿业集团矸石热电厂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煤矸石发电增加效益的典范,自并网发电以来,这个矸石电厂已累计消耗煤矸石1668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447万吨,既为矿区增加了四分之一的电能,也解决了排放矸石占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大做“废物”利用文章,新开发的年产1.2亿标块的煤矸石和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将替代粘土砖,可起到节约耕地的作用。

  鸡西市还将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城子河、滴道、小恒山等5处煤层气抽排站,其抽排量已达上千万立方米,使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瓦斯”变成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资源,既保护了环境,又可造福社会。

  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鸡西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又一特点。不值钱的米糠,变成有高附加值的“宝贝”,市绿然油脂公司利用高科技手段生产米糠膨化浸出制油、毛糠、油精制品及其副产品。这个公司已完成了一期工程,主要生产大豆油、色拉油、米糠油等产品,其二期工程也已近尾声。企业达产达效后,仅米糠油一年就可生产20万吨。

  虎林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水稻125万吨,有稻草120万吨。如何将田间地头废弃的稻草秸秆变为市场潜力大的环保板材呢?他们开工建设的黑龙江晨光环保板材有限公司,引进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的“麦秸碎料板制造”和“麦秸复合板制造”两项技术,生产环保板材。这样,不仅延长了水稻产业链条,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480万元,而且还彻底解决了因焚烧水稻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进技改,使循环经济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和“助推器”。

  抓住国家对循环经济工作的政策支持机遇,组织企业围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工业环保等方面上项目。

  跻身全省50强的北方制钢公司已经尝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甜头,去年完成的洗煤尾矿回收项目,水得到净化循环使用,并实现废水“零”排放,煤泥全部回收出售,增加了效益。他们正在建设的2×120吨转炉工程,投产后不但大幅度提高钢产量,而且炼钢后的废水废渣还可以得到回收利用,既节能又环保。

  同时,北钢公司的100万吨焦化干熄焦工程项目、120万吨矿渣水泥生产线项目、利用剩余煤气发电工程和市佳源煤业集团的3.6亿块空心砖4个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其中佳源煤业集团公司煤矸石空心砖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2006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大重点节能项目之一。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