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7月5日电 面对着在山林间野化训练东北虎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有关专家表示,对放虎归山的最终目标并不乐观。
世界最大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的总工程师刘丹介绍,东北虎一般栖息在灌木与野草丛生的丘陵地带。平时没有固定的巢穴,随处游荡觅食。东北虎有很强的占区性,一般活动范围为100公里至300公里,并用虎尿在领区周围作上“界标”,彼此不得擅自越界,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据介绍,目前,由于森林面积减少,特别是老虎栖息地岛屿化、生存环境丧失和食物资源匮乏的严重威胁,中国境内的东北虎已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基本绝迹。目前,黑龙江省的野生东北虎仅存于完达山东部和老爷岭南部等中俄边境地带,且大多为孤立、游荡个体。加上道路建设直接导致了东北虎栖息地的岛屿化,将大种群分割成了小种群,加大了野生东北虎自然交配繁殖的难度。
刘丹认为,生态环境变坏使适合东北虎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因此放虎归山的最终目标并不乐观。
上世纪80年代,为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东北虎,中国政府投资1300多万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立了东北虎繁育基地,专门进行东北虎的饲养繁育。最近10年又引进了具有国际谱系的东北虎种源,使这个基地的东北虎由最初的8只繁育到今天的620多只。
由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些东北虎的野性正在逐步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2年,中国首次启动了东北虎野化训练,将12只成年东北虎由黑龙江运往长白山脚下原始森林中的野化训练基地。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