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2日电 11日早6时40分、8时以及12时左右,突如其来的骤雨三次降临冰城,虽然每次都只下了十几分钟,但瞬间下得地上冒“烟”的大雨仍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在个别排水不畅区域,人们不得不趟水过街;一些高架桥上过往车辆带起的积水,使桥下车辆、行人经历了二次“洗礼”。
记者从哈市气象台获悉,受强劲西南暖湿气流和西来冷空气共同作用,11日哈尔滨各区、县(市)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西部和北部区、县(市)雨量达中雨程度。从昨天早晨开始,急雨三次降临先后给晨练、上班的市民带来不便。道里区新阳路、南岗区火车站前、香坊区红旗大街与公滨路交口处、道外区太古街部分路段等处形成内涝。据市气象台统计,从昨早5时至14时,哈尔滨市降雨量达到51毫米。由于降雨时间集中,已经达到了短时暴雨程度。
11日12时许,在道外区太古十六道街、二十道街等处,记者见到路面积水在很短时间内超过30厘米。因为视线受阻、路况不明,过往的车辆纷纷放慢了速度,车距增大至5米以上;措手不及的行人冒雨趟水赶路。积水严重的道外区太古街、道里区新阳路等地段,三轮车成了“摆渡”的“船”,生意最好时,人们蹲在三轮车上过街得花两元钱。暴雨期间,有的三轮车主挣了三四十元钱。
暴雨中,在众多公交车站,不少司机停车不到位,导致乘客不得不冒雨趟水上下车。在道里区康安路、香坊区公滨路等高架桥上,一些呼啸而过的大型车辆把桥上积水溅起,桥下车辆、行人不断被突然“从天而降”的积水袭击。据有关部门介绍,哈尔滨市高架桥排水设施设计存在缺陷,每次下雨,高架桥上积水都很严重。
据排水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雨虽然急但是时间很短,因此虽造成了哈尔滨市市区部分区域短时间排水不畅,但总体影响不大,雨停十几分钟后,街上积水即迅速从排水管线排出,绝大部门路面恢复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