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手记:三江口 兵家必争之地
2006-07-14 05:30: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朱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三江口兵家必争之地

  黑龙江晨报记者 朱艳

  三江口,是我国的一个著名地理标志。它既是松花江与黑龙江两大江的会合处,更是横穿我国南北、长达5000多公里的陆路大通道——同三公路(同江至三亚)的北起点。

  9日晚上我们驱车500多公里到达同江市时已经是万家灯火。按捺住急切的心情,10日早5点多钟,我们就起床来到江边。

  三江口位于同江市区东北大约4公里处。三江口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而闻名遐迩。松、黑两江在这里并肩前行,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然而,两江之水,北黑南黄、泾渭分明,东流数十里而不交融,蔚为三江奇观。

  据介绍,三江口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我国的赫哲、满、汉军民曾多次在此痛击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故有“古战场”之称。

  时间尚早,江风习习,凉爽宜人。远处,天水相接,浑然一色。这时候,江边的“同三公路”标志广场游人还不是很多。这个广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由标志塔、零公里碑、雕塑群、草坪、花坛、环路灯光夜景和绿化带组成。32米高的标志塔巍峨耸立,直上云霄。标志塔造型别致,寓意深刻。方锥形塔身,象征着黑龙江人团结一心,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塔身及“S”形曲线环组成了“T”、“S”图案,象征着同三公路南北大动脉的贯通;螺旋曲线和塔尖上的方向盘象征着全省经济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站在宽敞的三江口广场,望着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后东去的滚滚江水,想到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禁动容。

  7月12日于萝北太平沟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