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享受生活 乐在边关
2006-07-18 06:43:1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邦宏 刘姝媛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驻边防某部基层连队战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种植菌类蔬菜,目前种植的木耳年收获近百斤,足够连队全年食用。

  □ 吴家义 本报特派记者 王忠岩 摄

  “做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首先必须耐得住寂寞。”这是记者在边关采访时最常听说的一句话。漫漫北陲边关,虽偏远寂寞,但发生在戍边官兵生活、训练和巡逻值勤中的轶闻趣事,却使官兵们身在边关,乐在边关。

  

   喜鹊“逮”老鼠

  “特大稀奇事,快来看!”一天中午,当全哨人员准备午休时,刚下哨的小王神秘兮兮地冲着屋内喊道。闻声,大家“噌噌”地跑出。“嘘,别出声!”顺着小王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两只喜鹊与一只肥鼠不知何因争斗正酣。喜鹊战老鼠,新鲜!战士们个个眼睛瞪得溜圆,凝神静气观之。

  在经过几个回合的“短兵相接”后,老鼠自感力单势薄,不是喜鹊的对手,试图三十六计跑为上。想溜,没门,两只喜鹊哪肯放过,很快对老鼠形成“包围”之势。老鼠无计可施,便在地上与喜鹊绕圈子,左冲右突。可是两只喜鹊毫不示弱,扑扑打打,一有机会就用锋利的喙狠命啄老鼠,老鼠疼得“吱吱”乱叫。老鼠绝望之际,忽施“心理战”——装死。见对手已气绝身亡,喜鹊欢快地围着老鼠转,一副胜者模样。“嗖”——就在这时,装死的老鼠起身逃遁。小样儿,给我玩心眼儿,往哪里逃,喜鹊像是被激怒了,实施“包抄、迂回”战术。老鼠很快就遭到喜鹊的第二轮猛烈攻击……

  

  “可疑分子”是狍子

  一个天刚擦黑的晚上,边防某部三连潜伏组官兵在连长的带领下,全副武装行进在临江的崎岖小道上。

  很快,官兵们到达指定潜伏地点,迅速趴在齐腰深的灌木丛里,双目圆睁,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前方情况……林中不时传来声声凄凉的野兽叫声,令人毛骨悚然。“咕、咕……”突然,林间传来几声野鸡的惊叫声。“有情况,注意隐蔽观察!”连长迅即传达口令,战士们顿时警觉起来。侧耳再听,一阵“刷刷”声由远及近传来。借着朦胧的夜色细看,战士们发现在正前方约30多米处,有一个黑影正慢慢靠近。大家的心几乎都悬到了嗓子眼上。目标越来越近,20米、10米……“不准动,举起手来!”就在“可疑分子”悄悄接近战士们之际,连长从灌木丛中一跃而起,厉声喝道。说时迟那时快,几道手电光束一齐照射过去。一只狍子进了战士们的包围圈。战士们不由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战士小张举枪就要打,连长急忙制止道:“不准开枪!”就在这一瞬间,狍子“噌”的一声溜得没了踪影。后来连长告诉战士,狍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准伤害。

  

   人鸟共比邻

  暮春的完达山,山峦苍莽,草木抽新芽。驻守在这里的某边防站官兵们,每当巡逻值勤归来,总能引来飞鸟一片。官兵们饶有风趣地说,“是我们的‘邻居’在欢迎我们归来”。把麻雀当邻居,记者还是头一回听说。

  原来,有一段时间,成群的麻雀霸占燕巢栖身屋檐下,惊扰战士午休不说,鸟粪还不时击中官兵头顶。于是,有人提议:围而歼之,以作盘中餐。可连队驻地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是边防军人应尽的义务。此计不中。

  后来,官兵们用柳条、杂草、树枝为鸟儿们在营院前方的棵棵大树上扎了几个精致的“家”。人、燕、雀皆大欢喜。自从鸟儿喜迁“新居”后,似乎也都挺识时务,再也没有到营院里乱撒野。

  官兵们说,自从有了这些小生灵,单调的戍边生活多了几分乐趣。每到春风送暖时节,不少小鸟飞到边防站与官兵相伴,有的不请自到飞进班里做客,但从不干“坏事”。一有空闲,战士们就捉来小虫等,在给鸟儿投食中消遣寂寞,享受快乐。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