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规划不合理 专家建议拆掉哈尔滨三角地“烂尾楼”
2006-07-26 06:26: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 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6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一些市民反映,位于道里区中心地段的“海外大厦”“烂尾楼”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而且,该楼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将令这里的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对此,专家指出,应该拆掉“烂尾楼”,改建广场或绿地,拓宽道路,改善交通。

  “海外大厦”位于经纬街、尚志大街和西十六道街围成的三角区域内,该处是道里区的中心地段,也是道里区与道外区、南岗区的交通枢纽,被誉为“黄金三角”。

  23日,记者在经纬街和西十六道街交叉口处看到,此处“黄金三角地”几乎被“海外大厦”工地全部占据。厚厚的围墙紧裹着楼顶露着钢筋头的四层楼体,三面围墙的外侧是三条1米多宽的人行道。

  “海外大厦”经纬街一段,三车道并成了两车道,从东西两头快速行驶的车辆在这里必须减速,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卡脖路”。在西十六道街和尚志大街街口,等信号左转弯的公交车与必须直行的其它车辆挤在同一条车道上。

  据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讲,“三角地”这里每天早晚上下班时间车行都十分缓慢,堵车是常事。“海外大厦”三面道路构成的三个路口处一共有8个方向不能左转(少数公交车除外),通行十分别扭。有时他们拉的外地乘客不清楚情况,还以为司机有意绕道呢。

  哈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员说,此“三角地”不宜建高楼。多年来,这一地区的交通管理一直让他们很头痛。在几个路口设立禁止左转标志,甚至在一些时间段设立单双号禁行标志也是迫不得已。由于工地围墙外的人行道太窄,行人常常被挤到马路上,不仅影响了车辆行驶速度,还容易出交通事故。

  据哈尔滨市规划局原局长、资深规划专家张相汉介绍,道里区是伴随着松花江航运发展而形成街区布局的。当时为服务于码头航运需要,道里区的主要街道,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都与松花江垂直,并与现在的经纬街相交,形成了此处的“三角地”。最初,“三角地”对道路交通并不构成妨碍。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近些年,该“三角地”对城市交通影响越来越大了。目前,此处的车流量几近饱和。如果在这里建成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那么带来的车流量将会令这里的交通陷入瘫痪。从科学规划建筑密度上考虑,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将“烂尾楼”拆掉,改建绿地或广场,以便拓宽道路,改善交通。

  

  

  背景资料

  “海外大厦”项目占地面积37778平方米,规划为28层商住综合楼。1993年8月开始拆迁,1994年12月开始动工建设,2001年完成地下2层、地上4层裙楼及设备层工程后,因资金不足停工。建设单位为哈尔滨海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2642万元,实际已经投资14660万元。取得的土地性质为出让形式,尚未缴纳土地出让金500余万元,尚欠配套费近200万元。

  该项目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