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手记:初识漠河
2006-07-26 06:05: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泽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6日电 记者手记:初识漠河

    刘泽宁

  “漠河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漠河是美的,虽然纯粹的漠河只是一个孤独的小村庄,可她绝对不只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陪伴她的除了日月星辰之外,还有春风秋雨、树木河流。”仲夏时节,我们“三千里北疆话国防”一行开始了漠河之行。

  “猎豹”在加漠公路狂飙着,接近加格达齐时,甘河两岸的林木逐渐密集起来。都是一些再生林,树都不大。车在一个叫乌鲁布铁的小村停了下来,这里的森林已经成片成片地出现了。丛林间隙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原,草很高,微风吹拂形成层层绿浪。这时,我便自然而然地在心里唱起了那首很久很久以前就熟悉的歌:“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漠河如此广袤,让人不知不觉地踏上了这片土地。其实,车子在无尽的大兴安岭里游走的时候,就已经在漠河的怀抱了。

  漠河的标志不是高楼,而是堆在路边的大圆木堆,这里每天都有整列整列的火车吼叫着从深山里不停地运木材。据同行的部队同志介绍,1987年春,这里遭遇了一场大火,三个林业局和几个林场都付之一炬,大火整整烧了28天。现在,在街上不时可以见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星星一点火,可毁万顷林”这样的标语牌。不难看出,10多年前的大火给小城的人们留下的不仅是痛楚,还有更多的警示。

  车子行驶在偌大的过火林旁,满眼沉重的黑色和扭曲的树干让人忧伤。但毕竟大地深处已发出了新绿,劫后余生的桦树虽然还很纤细,但那白白的树干却笔直地伸向蓝天。让人感受到了漠河的坚强。

  7月24日于漠河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