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6日电 桦川县采取超常措施,为农民走出家门、跳出“农门”、越出省门、冲出国门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做大做强打工经济。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2000人,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2100人。
开辟外埠市场,输出一批。桦川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向西部地区和国家重大项目地区及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从事餐饮、运输、服务等劳务。县劳转办投入10万元,在永成电脑学校建立全县劳动力转移阳光大厅。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确定县农民职业培训中心、县职业高中、汽车轿厂、永成电脑等10家为农民工培训基地,培训农民从事家政、电脑、机修、保安、美发、厨师等服务的技能。上半年,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5315人、技能性培训4100人,已转移3630人。
发展二三产业,容纳一批。强化中介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在去年全县已有83个协会、9个经济合作组织、78个农村经纪人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以生猪、肉鸡、绿色、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万升等35个养猪村为中心进行组合,成立了养猪协会;以新发、中星、会龙等27个科技示范村为中心,成立了科技推广协会;以梨丰、九阳等11个村为中心,成立了运输、农田作业联合体等。目前,发展粮油经销、瓜菜销售、运输、土特品购销等各类经纪人200多人,通过这些“耳聪目明、头脑灵活”的能人带动,及时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最多的择业选择,有力地促进了转移工作的有效实施。
创造优良环境,吸纳一批。这个县加强了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与因特网相连的桦川县农业信息网络平台。9个乡镇也相应完奋了配套设备,设置了专职农业信息员,时刻注意信息动向。对外出打工者子女入学优先照顾,对缺劳力的外出打工户实行包扶,确保种上地、种好地;对外出打工但缺路费、缺资金的农户,乡镇帮助协调贷款。积极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维护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主动巡视监察用人单位98户,补签劳动合同361份,查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2起,返还劳动者工资2700元。县就业局累计为2168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