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6日电 刘思彤18个月大时父亲去世。没过几年,妈妈刘桂荣又先后患上了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视力二级残。刘思彤6岁上学时,就已学会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学会了给妈妈买药、到早市买菜……开始“顶门”过日子了。
刘思彤家里只有一个没报时功能的石英钟,但她的生物钟却准确无误:从6岁至今的8年时间里,无论白天学习或家务多劳累,每天早晨5点半,她都会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用铝锅焖上米饭,接着帮妈妈穿好衣服、挤好牙膏,然后手攥两元钱去家门口的早市买菜。
在早市上,新上市的菜和比较贵的菜她看都不看,眼睛专找处理的扒堆菜。掌握全家“经济大权”的她,每月只有妈妈的病退金和低保金一共400元钱可支配,既要过日子还要给妈妈买药治病,因此一分钱也不敢错花。夏天,每天买菜不能超过一元五角钱,冬天,母女俩每天吃白菜、土豆。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买点细菜和肉,包一顿饺子。买完菜回家,她很快炒好菜,这时饭也焖好了。
照顾妈妈吃完早饭,刘思彤把剩下的饭菜分成两份,一份摆在桌子上用报纸盖好,是妈妈的午餐;另一份装进饭盒里,带到学校中午吃。帮妈妈服下治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药,再倒好三杯开水晾着,每个杯子旁放好一种药。之后扶妈妈上趟厕所,才背起书包去上学。
17时,刘思彤放学回家就做饭,和妈妈吃完饭,就开始写作业。有时还和别的共青团员一起去给生病没上学的同学补课。
在班级里,刘思彤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前面,尽管她从来没在外面补过课,由于品学兼优,升入初中后,她很快入了团。她生活十分节俭,总是穿着那套洗得干干净净的校服,从不乱花一分钱。就是开运动会、野游、看电影,也没见她买过小食品、冰激凌和饮料。但每次为希望工程、贫困学生捐款,不管老师怎么劝阻,她都坚持参加。
每天晚上,刘思彤给妈妈洗脚擦身,扶妈妈睡下后,还要挤时间洗衣服。用洗衣机费水费电还得买洗衣粉,消费太高,她从来都是用手洗。
没有特殊情况,到晚上10点钟时,刘思彤会准时睡下,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还要买菜、做饭、上学,还要照顾生病的妈妈。这个普通的初二女生每日每时都牢记着自己作为当家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