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做优“第一车间” 绥化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10亿
2006-07-27 13:10:0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贵文 陈万义 刘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7日电 截至6月末,绥化市食品工业增加值实现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奔向半壁江山。通过农牧产品加工龙头牵动,食品工业显现强劲发展态势,绥化市已开始从优质农牧资源大市迈向食品加工大市。

  绥化是寒地黑土核心区,农牧资源丰富,质量上乘。随着山东诸城兴贸集团、内蒙古伊利集团、浙江温州环宇集团、江苏南京雨润集团、广东天农集团和省内北大荒肉业等著名企业集团纷纷落户绥化,以玉米、乳品、生猪、大鹅为主的食品加工业逐渐形成规模。

  如今,绥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加工玉米250多万吨、加工生猪250多万头、加工乳品50多万吨、加工大鹅100多万只,寒地黑土长出一片“铁杆庄稼”。山东诸城兴贸集团1999年在青冈县建成龙凤玉米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能力由30万吨增至100万吨,产品由淀粉增加到七八种。今年,龙凤公司又投资2亿多元建设年产5万吨谷氨酸和年产1万吨总溶剂项目,并建玉米产业研发中心,着手打造玉米产业“航母”。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可拉动青冈县域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诸城兴贸集团还在绥化经济开发区投资7亿元建设昊天科技工业园,进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产业延伸和精深加工,一期工程有变性淀粉和高麦牙糊精等项目投产,到今年底还有三四个项目投产,产值可达10亿元;内蒙古伊利集团今年投资3.8亿元在肇东建设30万吨液体奶项目,厂房基础已完成,设备开始安装,年底可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增加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

  绥化食品工业异军突起,“玉米王”、“乳老大”领跑全省。近3年来,绥化新建续建投资超千万元以上的农牧产品加工项目300多个,总投资200多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5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100多亿元,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项目占70%。2005年,绥化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0.4亿元,实现利税12.7亿元,分别增长20%和53%。今年上半年,绥化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59.4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利税9.5亿元,同比增长24.5%。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5个百分点。

  龙头壮,基地优。近两年,绥化通过加大投资和标准化生产提高“第一车间”的运行质量,围绕10大农牧资源建强、做优基地。今年全市优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90%,A级绿色食品原料面积975万亩,增加60万亩;全市投入2.4亿元建设奶源基地,奶牛存栏29.2万头,鲜奶产量3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和7.5%;生猪饲养量达555万头,肉牛、肉羊、大鹅都有增长。绥化举全市之力加快奶源基地建设,力争到今年底奶牛存栏达31万头。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有几万农民进入企业务工,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目前,绥化转移劳动力75万人,劳务经济收入23.5亿元。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