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义
金曼
东北网8月15日电10日——12日,四年一届的全国朝鲜民族声乐大赛在哈市朝鲜民族艺术馆举行。作为单一民族全国性赛事活动,第二届全国朝鲜族声乐大赛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比赛现场,本届大赛评委主任、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和评委、北京大学歌剧院院长金曼就有关大赛的问题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这次大赛与上届相比有什么变化?请您谈谈对选手的评价。
刘秉义:今年参赛的这些选手很有特点,一是年轻化,二是个人条件相当好。朝鲜族人本来天生就能歌善舞,接受新鲜事物快,个人的舞台表现力也很强,他们的未来道路还长,有这个基础已经十分可喜了。
金曼:今年选手的整体水平比上届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从包装、表演、舞台风格、演唱水平都比上一届有突破。有一位选手将传统的《桔梗谣》加以改编,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融入了现代风格和自己的理解,让人耳目一新,我认为非常好,我给了他最高分。
记者:作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以一个民族为范畴的声乐大赛,全国朝鲜民族声乐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秉义:我国民族艺术的百花园里应该是百花盛开、五彩缤纷的,56个民族都是各具特色,争奇斗艳。这次,我们在这个大花园里欣赏到朝鲜族这枝艳丽的花朵,很是欣慰。朝鲜族歌手展现的是民族艺术花团锦簇的景象,这对其它民族有着很好的引导和启迪。这次比赛的影响和意义已经超越了单一的一个民族而成为中华民族的音乐盛事,非常令人振奋。
金曼:朝鲜族在黑龙江的人口是较多的,能举办这样一次比赛,是对朝鲜民族文化的弘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举办民族音乐大赛突出了中国文化最有特色之处。
记者:“哈夏”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刘秉义:“在我20多岁在中央音乐学院作学生时,我就有幸参加并见证了第一届“哈夏”。当时可没这么多的比赛,这么大的规模。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哈夏”是非常浓重的一笔。“哈夏”能坚持到28届,是与哈尔滨所固有的音乐传统密不可分。哈尔滨的音乐氛围很浓郁,这里培养出了许多的音乐家,全国朝鲜族声乐大赛两次在哈尔滨举行,一是哈尔滨是朝鲜族聚集的地方,二是与这座城市音乐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关。
金曼:“哈夏”是哈尔滨市的一个品牌,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凝聚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在哈夏期间有这样一个比赛,为“哈夏”增添了元素,使“哈夏”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