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8日电 初秋的哈尔滨风和日丽。
2006中国“俄罗斯年”第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即将启幕。
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重点项目中13个项目落户哈尔滨市,到本届“哈科会”将有包括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及部分东欧国家的数百位专家学者携带1376项科技项目参会,哈尔滨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经历了数十年历程后,将再次迈上崭新的台阶。
哈尔滨开展对俄合作优势独具
哈尔滨与俄罗斯,无论从地缘、历史还是从经济的层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尔滨在对俄合作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在全国独一无二。
———地理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得天独厚。哈尔滨是临近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第一个内陆港,并正在建设对俄陆海联运通道。哈尔滨与俄罗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历史上曾有16万俄罗斯人在哈居住生活,俄罗斯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至今还影响着哈尔滨人的生活。
——哈尔滨市拥有全国较集中的从事中俄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人才资源优势。目前在哈从事中俄科技交流与合作、精通俄语并了解俄罗斯国情和风俗的人才多达10万人,其中大多数既懂俄语又熟悉专业。此外,哈尔滨市还活跃着一批懂俄语、有专业知识,并懂经营的经纪人队伍,在哈尔滨对俄科技交流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哈市产业基础雄厚。哈尔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底蕴丰厚的工业文化传统,并培育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和产业工人大军,这些企业无论在产业规模、产业基础、投入能力、科研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等方面,还是抵御风险能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具有深厚的合作渊源。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13个落户哈尔滨市。建国后的10年间,通过与前苏联的密切合作,哈尔滨市建立和改造了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力量,使哈尔滨市拥有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哈尔滨市已积累了丰富的对俄合作经验。在数十年的对俄合作中,哈尔滨市与俄罗斯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合作渠道不断扩展,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在科技成果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上,积累了丰富的合作实践经验。
系列措施推动对俄科技合作发展
进入21世纪,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紧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对俄科技经贸战略升级和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双重机遇,提出“一条主线、三个重点、四个突破、一个总体目标”的工作思路,即:以产业化为主线,以科研合作、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为重点,在形成拳头产品、规模企业、优秀人才和优质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实现建成全国对俄合作的示范基地、展示合作成就的窗口、服务和辐射全国的平台的总体目标。
几年来,哈尔滨市把对俄科技合作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了对俄合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出访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从政府层面上推进对俄科技经贸合作。同时,大力倡导、鼓励校所和企业,结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十一五”科技发展需求,广泛开展俄罗斯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哈尔滨市建立了对俄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俄科技合作专家顾问制度,以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主,重点开展对俄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研究和开发项目的选项、评估、论证,与俄方专家定期进行项目对接。
近年来,哈尔滨市以哈洽会、冰洽会和互访等活动为载体,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重大项目的合作研发。市政府还增加了对俄专项资金投入,建立了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并采取政府资金引导、提供担保等方式,吸引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拓展融资渠道,使对俄科技合作项目,特别是使一批自主创新潜力较大和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项目得到充足的资金保证。
在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哈尔滨市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合作成果丰硕。确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组建了一批合作研发中心;引进消化吸收了一批高新技术;实施了一批产业化项目;陆续创建了对俄合作哈尔滨产业园、对俄合作产业加工园等5个对俄合作产业园区;培养锻炼了一批外向型人才。
加大支持促进科技合作战略升级
近年,哈尔滨市对俄科技合作日益加强。2005年10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率团出访俄罗斯时提出在哈举办“哈科会”。经省、市科技部门积极努力争取,由国家科技部批复确定在哈举办“哈科会”。哈尔滨再次迎来了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以科技促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机。
市政府已确定,每年拨款1500万元作为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其中500万元用于合作研发、1000万元用于合作产业化。省政府也确定,每年从产业化专项资金中拨款2400万元,用于支持对俄合作项目。市政府同时决定,对展会期间成功对接、达成正式合作签约所形成的后继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将在安排攻关计划上予以优先支持;产业化合作项目予以优先列入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计划,并优先享受入驻对俄合作产业园区等优惠政策;同时,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给予开发银行软贷款支持。
同时,哈尔滨市将以“哈科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宽对俄科技合作领域,从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逐步向生命科学、资源与生态等其他领域扩展,从现有应用研究合作为主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并重发展,选择重点口岸合作建立顺畅的国际技术贸易通道,形成便捷、高效的科技人员互访制度,与俄罗斯地方政府联合制定统一政策,解决投资保护与争端仲裁机制缺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互信机制,保证对俄科技合作的互利双赢和健康发展。
在新机遇面前,哈尔滨将更多地发挥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宽、畅通先进技术向我国转移的渠道,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