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曹坤在比赛中。黑龙江日报记者 郭存发 摄
东北网8月31日电 30日下午,此间北山体育场掌声、加油声骤然响起,一浪高过一浪。观众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聚焦到场上一个身着蓝色背心藕荷色短裤的选手身上。只见她在并道时快速冲到首位,转眼间将暂列第二名选手甩出10多米,其他6名选手与之相距近半圈,最后伸出双手冲过终点线……牡丹江队曹坤获得这个项目冠军,并打破青少年省纪录。这个场面是前些时比赛的“复制”。
28日上午,曹坤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仍以超过小组第二名选手近一圈的优势列第一名,并打破这个项目青少年省纪录。
在前些时的这次省运会田径预赛中,均以超过第二名选手近一圈的优势先后获得800米和1500米第一名。
她匀称的身材,奔跑的姿态,行进的速度,让人们想起了当年叱咤风云田径赛场的“马家军”。马俊仁是体育老师,曹玉斌亦如此;王军霞是农民的女儿,曹坤则是工人子弟;曲云霞亮相便技惊四座,曹坤参赛便不同凡响。这些惊人的相似,让人感叹,让人联想——曹坤和他的教练曹玉斌不正是刚刚在牡丹江畔崛起的“曹家军”吗?
尽管这支“曹家军”刚刚显露头角,却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从跳远到改练中长跑,成绩不断攀升。
从跳远到改练中长跑,踏上新征程
今年17岁的曹坤是牡丹江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像个男孩子。上小学后便跟着苏永生老师练跳远,业余时间几乎泡在训练场地上。
这时的曹玉斌教练正在牡丹江第十二中学当体育老师,领着曹坤训练的苏老师是曹玉斌的姑爷,加上两人是同行,相聚时开口必谈体育方面的事。说来也巧,一次,曹玉斌到姑爷那看训练,一眼便看中了曹坤。
“我看曹坤这个学生更适合练中长跑,你把她交给我吧?”曹玉斌诚恳地说。苏老师知道当了几十年体育老师的老丈人不会看走眼,便满口应允。
记者在采访曹玉斌时,他说出了五六年前看中曹坤的原因。“从外表上看,这个孩子就与众不同。他说,“曹坤身材适中,腿长而有力量;性格外向,闯劲好像男孩子;身体特征说明是一个适于练中长跑的材料。”于是,曹玉斌很快将曹坤招入队中。
当时曹坤对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改项,并没有深刻认识。对她来说,只要能在训练场上蹦蹦跳跳就心满意足了。
每天跑三四十公里,成绩在攀升
正在上学的曹坤坚持一早一晚训练,而这种训练是枯燥而繁重的。
每天早上,曹玉斌带领男女共10名选手上早操。而在这之前,曹坤已开始跑步了。这个习惯曹坤坚持至今,大有响鼓不用重槌敲的味道。两个多小时之后,早操结束。下午3时至5时是训练课时间。曹坤全天共要跑三四十公里,从来不感觉疲劳,曹玉斌对此很欣慰,他相信自己没有看走眼。
每天晚上,曹玉斌都要熬中药给选手们服用,以解除选手们的疲劳,算是一种恢复疲劳的手段。“你是否学习马俊仁给选手们熬甲鱼汤?”记者问。
“与马俊仁的做法有区别,我主要是熬中药,从不熬甲鱼汤。”曹玉斌诚恳地说。
曹玉斌将自己全部心血都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培养青少年选手身上。选手们缺少运动服和运动鞋,他就自掏腰包购买;选手们需要饮料,他也自掏腰包购买;有的选手家庭生活困难,他尽其所能热情相帮。
曹坤父亲去世后,家庭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母亲卖水果赚钱维持。曹玉斌见状主动将曹坤训练费用包下来,缺运动服买运动服,缺运动鞋买运动鞋,面面俱到,体贴入微。记者了解到,几年来曹玉斌为此花费了3万多元。
“学校经费挺紧的,故而全队有时外出比赛的费用也是我个人承担。你问我几年来总共花费了多少钱,我没有细心统计过,也就10万多元吧!”这些钱都是我做生意的老伴为我提供的。
在曹玉斌的悉心培养下,曹坤成绩直线上升。在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得400米和800米两项冠军,均打破这两个项目青少年省纪录。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获得全国青少年田径800米冠军,引起轰动。同时她的队友范明月、张琳、袁静在本届省运会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遇到挫折决不后退,一定要坚持
像每个成功选手一样,曹坤也曾遇到挫折与磨难,这个倔强女孩咬牙挺了过来。
去年,省教育厅发文让曹坤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曹玉斌领着曹坤刚刚抵达省城,却又收到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的指示:代表国家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体育交流大会。正在曹玉斌左右为难时,曹坤又收到父亲去世的噩耗。省教育厅的意见是,其一,曹坤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其二,省厅向国家体育总局解释不能出访原因;其三,曹坤先回家料理丧事,然后回来参赛。
由于料理丧事而耽误了训练,加之心境不佳,在那次比赛中她在800米比赛中只获得第四名。她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从那以后,她仿佛长大了,变得更加懂事了。
曹玉斌说,一年来曹坤的成绩迅速上升。说着他拿出了记事本并念起来:800米训练成绩为2分3秒多;1500米训练成绩为4分6秒左右,均为全国前3名水平。
“我的目标是,让曹坤明年全面出击力争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并力争获得好成绩!”
我们期待这支“曹家军”,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