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电 因历史渊源,哈尔滨是一座俄风浓郁的城市,目前有不少俄罗斯人生活工作在这里。他们如何评价这座城市,如何看待这里的城市发展、投资环境以及对俄合作与交流?
日前,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市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会召开了“俄罗斯人看哈尔滨”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俄罗斯朋友都是有多年在哈尔滨工作和生活经历的人,他们当中有大学教师、公司经理、画家、留学生,还有同中国人结婚并长期居住在哈尔滨的“新俄侨”。
旁观者清,让我们多听听来自邻邦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哈尔滨独具魅力充满生机
谈起哈尔滨这座城市,所有来参加座谈会的俄罗斯朋友都充满感情。
来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现任东方学院俄语外教的瓦丽娅已在哈尔滨工作五年多了,她认为哈尔滨是座美丽的、独具魅力的城市,在这里中俄文化交融的特点非常鲜明,每当她走在中央大街,参观城市中的欧式教堂,坐在松花江畔铁路俱乐部旁的长椅上,就感到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评价说:哈尔滨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更漂亮、更现代化。
“哈洽会”是中俄经贸科技文化合作的窗口和平台;“冰雪节”将冰雪作为品牌尽显哈尔滨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哈夏会”使整个哈尔滨沉浸在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说到哈尔滨的品牌形象,参加座谈会的俄罗斯人对哈尔滨这三大盛会津津乐道。
信息交流不畅妨碍相互了解
俄罗斯朋友也对哈尔滨城市发展和对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信息交流不畅,被认为是首要障碍。他们大多谈到,公共信息披露渠道不畅,妨碍中俄双方加深了解,俄罗斯人来到哈尔滨很难找到所需详细资料,如:哈尔滨市有关部门行业的情况、经商办合资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涉外政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等等,面向俄罗斯人的专门网站他们不了解也找不到。曾经找到过介绍科技信息的“东方一号网站”,信息也比较陈旧。
因而,他们建议加快建设涉外管理服务体系,为来哈尔滨的俄罗斯人搞好公共信息披露、信息预报和咨询服务。在市场调查、资产评估及涉外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方面加强建设,成立专门机构,对来哈进行投资合作项目的俄罗斯客商进行全方位的帮助。
市场信誉法制环境有待改进
哈巴罗夫斯克中俄友谊俱乐部副主任德米特里·法萨霍夫谈到哈尔滨商品市场信誉时直言不讳,他说,目前俄罗斯经济已逐步好转和恢复,百姓对商品的需求档次已有很大提高。但哈尔滨许多商品从南方运进,还有不少是假冒名牌商品,从盗版书到盗版影像制品,从生活用品到高技术产品,从药品到食品,从服装到电子产品,到处都能遇到假冒名牌的产品,面临真假难辨、以假乱真的风险,会使真正生产品牌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虚假广告也在恶化哈尔滨市的市场环境。
环境卫生影响城市形象
不少俄罗斯朋友谈到,有些哈尔滨人的公德意识不强,刚刚铺好的草坪,几天后就面目全非;装饰一新的路灯和报廊,几天后玻璃被砸、灯饰被盗;整洁的果皮箱和公益广告会不翼而飞;广告牌被乱写乱画,制造假证件的电话号码被涂在粉刷一新的墙壁上……特别是一些人无论在大街还是小巷,随处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甚至便溺。许多俄罗斯人不解,认为这些人破坏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发挥“新俄侨”纽带作用
与会者还特别谈到,哈尔滨要充分发挥“新俄侨”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中俄经济科技与文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他们说,目前与中国人联姻并长期在哈尔滨生活的俄罗斯人有20多人,这种联姻每年以2至3对的速度增加。对此,哈尔滨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工作安排和子女就学方面实施“国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