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从联合体到合作社——黑河爱辉区北三家子见闻
2006-09-25 13:47:0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司汉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电 日前,记者来到黑河市爱辉区北三家子村,在这里了解到发挥大机械的威力,一家一户的土地连片种植了20多年,不但劳动力转移了,生产发展了,而且生活也宽裕了。

  在农机合作社的大院里停放着各种各样的农机,有迪尔的1048联合收割机,有东方红1004,深松犁、轻型耙等整齐待发,机耕队的拖拉机手们正在检修机械,全力准备秋整地。

  村支书俞良春同时兼合作社的董事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1984年,土地联产承包来势迅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土地包到农民手里。那阵子,这个村很多人有喜有忧,不会单独种地,不知地里该种什么?怎么种?耕种分散的承包地费工费事,配套的农机具又不好拆散分给农户。有人动起心眼儿算计着,分散种地不如大伙一起种地合适,倡导走互相合作之路,得到大家的认可。按照自愿互助,土地相邻连片,便于大型机械耕种的条件,以村里农机具为核心,组建了2个联合互助的农机联合体,在组内搞土地联片种植。联合体实行土地联片种植。

  到了第二年秋天,一比较,联合体的优势就看出来了,单干的一家一户的格子田,花花田无法用大机械耕作和收割,那一年秋后一算账,联合体比单干户亩收入增加10%~15%。

  1994年俞良春当了村支书,就动员农民入联合体,农民看出了联合的力量,积极性高涨,当年的联合体就达到了4个。

  联合体大小不一,机制灵活。最大的“山东组”18户、73人、1200余亩土地连片,统种统收统分,按组内人口平均分配;大豆统种分管,秋天统一收割,农产品归各自所有。“良春组”为代表的是统种分管统收模式。组里7户、28人、610亩耕地。春播时统一耕种,各户自己管理,秋收时统一收割各家的作物。“老营组”实行的机车联组,统种分管。8家农户,按组内各户人口比例入股购买全套农机具,统一耕种各家的承包田,各自进行管理,收获归己。

  北三家子村互助联合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20年过程中,逐步摸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村民自治形式的“组务公开”管理机制。联合体内部的钱与账相互分开,由组里名望较高的“组长”和老实厚道的组员记账管理,定期将历年的积累结余、收取代耕费及维修机车费等收支账目在组内公开,组员可随时查看、监督,被村民称之为“是一项比村务公开还公开的管理制度”。

  北三家子农机合作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土地规模经营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了。新的运行机制,在抢农时,争积温,建立土壤水库,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等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不仅为农民每标准亩节省作业费3~5元,而且使大豆平均每亩增产15公斤以上。劳动力转移了。去年,在种好本村地的同时,他们外包7500多亩地,为了进一步发挥机械的优势,北三家子农机作业合作社2005年9月20日组织1台佳联-1048型联合收割机赴俄罗斯跨国机收大豆,共机收大豆300多公顷,纯收入近4万元。由于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北三家子成了养猪村,西瓜村和外出打工最多的村,全村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三产,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今年,北三家子村依托土地连片的优势,已成为爱辉区建立千亩大片种植高油脂大豆的试点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里加大了村路硬化,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入户也纳入规划,准备在年内完成。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