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罚款校规”=“严格管理”?
2006-10-12 16:49: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桓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2日电 对学生严格管理的学校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勃利县第七中学学生及家长却对学校的校规颇有微辞。近日,他们向媒体反映,校规太“严格”了,而且多以罚款为主,这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反感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罚款扣分明文规定

  据学生反映,学校规定,男女学生同乘、共骑一台车罚款100元/人;抽烟、饮酒第一次罚款50元/人,第二次第三次逐次加倍罚款;带手机到校每次罚款50元;打车回宿舍每人每次罚款20元;逃寝罚款50元/次、替寝罚款100元/次;上网吧、打台球、进游戏厅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第三次罚款200元。

  同时,凡违反上述规定者,都要通报批评,并扣班级值周分5分/人次,还要做2000字检讨,一式两份,分别交政教处、班主任,周日参加校规知识补习班及劳动2小时。

  记者从一份勃利县第七中学2004年9月制定的《学生行为管理条例》中对学生反映的学校罚款情况得到印证。

  该校的《学生行为管理条例》、《舍务管理细则》、《班级备品考核管理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奖励方案》等规定都有对违反规定的学生予以扣分处罚的内容,有的直接写明罚款的数额;学校对班级扣分,各班班主任老师再制定每分1元至10元的标准,对违规学生再次罚款。据学生说,罚的这笔钱有的在学生表现好时返还,其余的大部分当作班费用了。罚款校规令学生反感

  记者在勃利县第七中学采访时,看到学校附近小吃部、快餐店到处是身穿第七中学校服的孩子。他们反映,七中管理很严,违反校规被抓就罚款。在冷面馆里,一位高一学生说,前一天他携带手机被教导处主任发现而没收了,后来他交了50元钱罚款,才还给他。

  一名学生讲,班上的男女两名同学同乘一辆出租车,被教师发现,每人罚款150元。这两名学生没钱,又怕不交钱被学校开除,就向同学借钱交了罚款。

  高二一名学生说,自己的同班同学第一次打架被记过处分,家长交了500元保证金。

  高三的一名女生说,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如果被巡视老师发现,要扣任课老师分,一分1元钱,班主任老师再扣学生钱。

  据了解,该校有在校生3000余人,70%%是住宿生。学校要求学生一日三餐必须在学校的9个食堂用餐,食堂每天有刷卡记录,学生不在学生食堂用餐或者餐费低于2.5元的,学校将从班任老师工资里扣0.5元/次,有的班主任就直接罚学生10元。

  记者遇到的、在外就餐的学生都说,自己在食堂划过卡后没吃,溜到外面“打牙祭”。

  “罚款用来捐助贫困生了”

  据了解,勃利县第七中学现有普高部和职高部。据该校副校长石凡生说,他们学校生源较“差”,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该校在学生养成好习惯上下力气。石凡生承认对学生违纪进行罚款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但教师普遍感到“没有经济处罚不好使”。制定罚款措施后,起到一定约束作用。

  他说,学校每学期的罚款都发给学习优秀的贫困学生了,学校设立了贫困学生希望工程赞助金。学校罚学生钱不给收据,只是由学生在“捐助贫困生”登记簿上签字。学校共罚多少钱,具体数字说不清。

  石凡生说,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老师都口头告知学生违规罚款的规定,之后严格执行,不打折扣。罚款仍在继续

  记者对勃利第七中学的采访刚刚结束,就收到了勃利县教育局9月28日“关于县第七中学向学生罚款一事的说明”,材料中说:“对第七中学这种合情不合法的做法给予了纠正,责令学校对所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审核,凡涉及对学生进行经济处罚的条款一律废止或改用其它处罚形式。第七中学今后制定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必须报教育局审批。”

  然而,记者发稿前电话采访了该校学生,核实学校取缔罚款规定的情况,然而,据这位学生讲:“学校仍继续实行扣分罚款制度。昨天(10月9日)我班同学在校门口吸烟、回寝晚仍然被罚了款。”这名学生还反映说学校在男厕所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吸烟学生,凡被录像的学生都到政教处交50元罚款。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