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3日电 12日,“核战争”突然在哈尔滨市第75中学校爆发,正在上课的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次由道外区政府人防办和道外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的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及防生物武器的三防演练,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居安思危的意识,增强他们遇到战争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10时,哈尔滨市第75中学校园上空响起了刺耳的警笛声,同学们面对突来的“空袭”沉着面对,迅速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在指挥员的带领下进入防空洞。当警报解除,同学们刚走出人防工事时,“狡猾的敌人”在西北方投下一颗原子弹,同学们立即穿好防护服,跑进防护区,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卧倒方式自救。同学们个个两手交叉压于胸下,两肘前伸,头自然下压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嘴屏住呼吸,同时两腿伸直并拢。当发现闪光时,有的同学利用土坑、弹坑、沟渠等低于地面的地形,跃入坑内,身体蜷缩、蹲、跪或坐于坑内。
解除警报的信号响起,指挥员指挥同学们有序地归队。有几名同学受伤了,此时同学们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立即进行战地救护,有的帮助伤员止血,有的包扎伤口,有的用夹板将伤员受伤的肢体固定,随后用担架将其送往急救站。在那里,医护人员为伤员们注射了预防破伤风的针剂。指挥员清点完人数后,指挥队员撤离并清除身体上的污染。
这时,指挥员接到命令发现敌人施放毒剂,命令队伍立即通过染毒区。同学们佩戴好呼吸道防护用具,戴上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穿好雨衣和水靴。全副武装后,4名同学先期进入染毒区进行侦察,在安全地带插上小旗作为标界。随后跟上来的同学每人间隔1米,按指定路线走进染毒区。在烟雾缭绕的染毒区内,指挥员不断更替地举起手中的两面不同颜色的小旗。看到红旗举起,同学们立即停止前进,看到绿旗举起后,再快速前行。顺利通过了染毒区后,大家没有丝毫懈怠,纷纷走进消毒站。在注射解毒针后,用洗、烧、盖、拍打等方法消除身体上的污染。在消毒之后,大家脱掉身上的防护用具,放在下风处。
一个多小时后,“战争”终于结束了,校园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再次从教室内传出琅琅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