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惠康食品:污染物里淘出“真金”
2006-10-24 11:03:5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叶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4日电 很多企业常常把环保设施视为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项目。黑龙江惠康食品公司却通过企业的环保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将以往生产食用油时产出的具有污染性的剩余物质,经过再加工变成新的高附加值产品———2002年建厂时,惠康食品公司的环保举措就与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相吻合,并成为黑龙江省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单位。2005年10月,惠康首次获得了省环保局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启动资金50万元。今年4月,惠康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中国首批“清洁生产示范合作项目”,该项目将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的强力支持。通过在环保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异表现,惠康食品找到了这样既环保又能创造效益的新路。

  依靠科技让污染物里出柴油

  在惠康食品公司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正常的污水处理设施之外,还有一个一般污水处理厂没有的“膜处理”设备,进入污水站进行处理的污水都要先经过这里过滤。公司总经理薛宝臣告诉记者,正是这个动用了多家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花了上百万元额外添加的设备,使得原来进入污水站做处理的污水GOD值大大降低。

  薛宝臣说,大豆油脂加工行业中精炼大豆色拉油排放的废水非常难以处理,在国际上被视为治理难题,以前低技术含量设备从大豆油排放的废水中提取的是价值低的酸油,而他们采用“膜处理”工序后,通过“膜处理”树脂吸附法技术,被其过滤出来的制油后剩余物质,经过加工70%转化成了维生素E;剩下的经过加工变成了生物柴油,不再产生任何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

  吃干榨净形成循环产业链

  在惠康食品公司,一个企业大豆产业链循环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图上可以了解到大豆制成豆油后,其剩余物一部分经过提纯,制成天然维生素E,然后制成软胶囊;一部分深加工成大豆异黄酮,然后制成软胶囊;还有一部分剩余物被制成了生物柴油和大豆磷脂,这些从原来的大豆制油废弃物中经过再次深加工而生产出的新产品,最终都走向了市场,成为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负责环保工作的朱秋梅告诉记者,废物利用让企业得到了实惠。为了不使生产异黄酮时产生的衍生物质污染环境和变成废弃物,惠康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对异黄酮加工工艺进行了改造,把废弃物加工成与主产品有同等价值的大豆皂甙和大豆低聚糖两种产品,实现了生产原料的企业内部循环产业链,使企业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年加工量达到了50吨,每年可加工100吨天然维生素E,这个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并被授予了“CTP”标志,企业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大豆深加工基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