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忠信沉吟了许久,动情地说:“作为市长,我感到愧疚……几年来,我们在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工作中做出了很多努力,帮助一些困难家庭住上了房子。但目前,哈尔滨市仍然有很多家庭面临住房困难问题,说明我本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今后,哈尔滨市将继续加大廉租住房工作力度,一定要解决好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住上廉租暖屋子 每月只需10元钱
26日10时,新落成的泰山家园小区内彩旗飘飘,人声如潮。仪式台临时搭建在廉租住房集中的1栋楼前,近百名市民聚集在这里,脸上洋溢着喜悦、幸福的笑容。仪式开始,当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局长边洪霄宣布46户享受实物配租廉租家庭代表上台领钥匙时,全场掌声雷动。46位廉租户代表中,大部分为残疾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他们中,有的是被人背上台的,有的是自己拄着双拐艰难走上台的,领到钥匙时,很多人眼含热泪。
“我们全家人在香坊区三辅街上的一间煤拌棚里生活了十几年。因为没有工作,因为住房,媳妇离开了我。我和女儿、父亲靠低保金过活。一到冬天,女儿被冻伤的双脚犯病时,我除了把孩子的双脚放进自己怀里外,就只能抱着孩子哭。”刚刚领到钥匙的48岁残疾人陈健民动情地说。
小区1栋7单元301室是陈健民的新家。在这个面积为32平方米的新家里,居室墙面全被粉刷一新,厨房和卫生间的墙上,都被贴上了瓷砖,卫生间内还装有手盆和洁具。陈健民说,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他,今后每个月他只要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0.35元交房租即可(共需交11元钱),免交物业费和包烧费。陈健民激动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我从心里感谢党,感谢政府对我一家人的关怀和照顾。”
在此之前,今年75岁高龄的李秀英大娘全家三代5口人住在道外区十五道街的一间依墙而建的棚厦中。由于生活窘困,李秀英靠摆地摊儿挣来的钱维系生活。李秀英大娘说,现在他们一家人不仅住上了新房,而且全天供热,这么好的条件是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要不是政府的好政策,她肯定要在低矮潮湿的棚厦中住一辈子。
实物配租46户 成为历年最多
据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局长边洪霄介绍,今年全市共有510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廉租住房政策,其中享受租赁补贴464户,享受实物配租46户。
边洪霄说,今年哈尔滨市廉租住房政策呈现以下5个特点:一是资金投入量大,全年投入资金828万元,是前3年总和的77%;二是政策覆盖面宽,降低门槛,将保障标准从“6平方米”扩大到“7平方米”,使更多的困难家庭纳入到廉租住房政策保障范围;三是解决户数多,共解决510户,是前三年总和的45%;四是实物配租户数多,共46户,是实物配租户安排最多的一年;五是实物配租住房来源渠道宽,今年改变了以往单一收购二手房的做法,收购旧房和建设新房相结合,46套房源近一半是新建住房。今后,哈尔滨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用3年时间解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平方米以下廉租户住房问题。
据了解,哈尔滨市从2003年开始实行廉租住房制度。2003年,对1127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建立了档案。2003至2005年,共筹集资金1080万元,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全面解决了哈尔滨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1127户廉租户住房问题。
为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2005年下半年,哈尔滨市开始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进行申报核定建档,符合条件的廉租户有1929户。2006年,哈尔滨市开始解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7平方米以下廉租户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