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孙玉顺:养老院里最后一位外侨
2006-11-12 07:01: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2日电 32岁、62岁对于已经84岁的孙玉顺老人来说,是人生的两个转折点。1954年,32岁的她背井离乡从朝鲜来到中国,1984年,她在中国生活了30年后,住进了外侨养老院,享受着中国政府的供养,直到现在……战争让她失去家乡的亲人32岁的孙玉顺从朝鲜来到中国时,正是抗美援鲜战争刚刚结束之时,那场战争让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和在朝鲜的所有亲人。“我掌柜的”是孙玉顺对他丈夫很中国化的称呼。“他去打美国,死在了战场上。”那时的孙玉顺即将生产。电影中的情节真实地出现在她的身上———她拿到丈夫阵亡的通知书时,也正是儿子降生的时候。可能是战争的原因,孙玉顺说整天担惊受怕,“胎没坐好”,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夭折了。

  没有了儿子和丈夫,孙玉顺与公公相依为命。那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年轻的孙玉顺也是欢送亲人队伍中的一分子,“我们载歌载舞,谁要是能站到欢送队伍的第一排,可是无尚光荣的事。”老人向记者回忆当年的情形时,依旧禁不住舞动起来。志愿军撤走没多久,孙玉顺的公公撒手人寰。那时她的哥哥一家在中国的吉林省延吉市居住,孤苦零丁的她投奔到吉林的哥哥家。1954年,她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侨居异乡的生活。

  中国的婚姻是最幸福的在哥哥家住了一年后,孙玉顺和第二任丈夫结婚。她的第二个“掌柜的”是延边的朝鲜族人,从此孙玉顺的家安在了中国。没有工作,又不愿被人说成是“白吃饭”的,她开始四处找零活干。从替人家缝缝补补到砖窖上的推土搬砖的力工,孙玉顺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她的头上现在还留着在砖窖干活时落下的疤痕。孙玉顺说有一次一个砖垛倾倒了,她正好被砸在了下面,庆幸的是只破了头,而和她一起被压在砖块下的另一个男的却折了胳膊。每每说起这事,她总说自己福大命大。

  与第二个丈夫一起生活的13年,是孙玉顺最幸福的时光,虽然每天都很辛劳,但生活却是安稳无忧的,“有家有掌柜的”是孙玉顺的全部要求。13年后,“掌柜的”病故了。再次孤独一人的孙玉顺被丈夫生前的一个周姓朋友收留,孙玉顺到他家里做保姆。周家待她很好,周家的女儿还认孙玉顺做了干妈。现在老人在福利院的屋子里摆着一张七八岁女孩的照片,老人告诉记者,那是她干姑娘的外孙女,照片是两年前干姑娘的女儿来哈尔滨公出,特意到养老院来看她,给她带来的。

  在周家住了三年,孙玉顺不顾周家的挽留,执意离开了,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她说不愿给人家再添麻烦了。其间,有人曾劝她回国,可是家乡也是无亲无故,她最终还是决定留了下来,在第二故乡努力地生活着。

  养老院的生活最舒适在中国生活到第三十个年头时,孙玉顺已由原来的俊美小媳妇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大妈。1984年的一天,当地公安机关找到孙玉顺,告诉她按中国政府的规定,她是“三无”老人,可以进养老院养老。可是因为她的朝鲜籍身份,孙玉顺的养老问题还挺“复杂”。当地公安机关为她特地请示了北京,得到的答复是,她不是普通的老人,不能进普通的养老院,要送到哈尔滨的外侨养老院里养老。“那时我害怕呀,我从来没到过哈尔滨,他们不会是要把我送回国吧,我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我可不想回国呀。公安局的人就告诉我,是去哈尔滨的养老院,不是回国。在养老院里有大米饭和辣白菜,穿衣吃饭都不用花钱,政府给我养老送终。”孙玉顺说:“我是将信将疑地被送到哈尔滨来的。”

  老人说刚到养老院时,和很多“老毛子”住一起,还觉得挺有意思,不管长得啥样的人,大家都说汉语。可是没多久老人就受不了了。因为那时还是配给制,养老院里的俄籍人多,所以饮食以俄式为主,常常是吃面包喝牛奶。以前从没喝过牛奶的孙玉顺,根本喝不下这“怪怪的东西”,有时强忍着喝下去,还会拉肚子。在那里的日籍老人也和她有同样感受。孙玉顺将这个问题向上反映,希望政府能给她吃大米饭。“我记得没多久就有粮食局的同志到养老院里来开会,然后我们就改成了每月每人20斤大米、7两豆油。我终于吃上了最爱吃的大米饭。”在养老院里生活了24年后,如今牛奶已经是孙玉顺每天必备的饮品,早饭和午饭之间,一定要喝一袋。她笑着对记者说:“过去那会,喝牛奶是多‘阔’的事呀,一般人都喝不上呢。可是政府给了,我就是喝不下,真傻!”

  现在作为福利院里唯一的外籍老人,她独自享用着一个双人间,有自己的电视、冰箱和卫生间。随着外侨老人的减少,她与中国的老人们开始住进一个楼里,这对于她来说是件高兴的事,因为人多了,热闹了。孙玉顺健谈又能歌善舞,在福利院里“人缘”很好,老人们都说从来就没把她当“老外”看。她的饮食习惯也和中国人一样,对东北的炖菜情有独钟,但还是很喜欢吃辣白菜,为此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常常会单独给她买些朝鲜风味的小菜。孙玉顺回忆起自己动荡的一生,由衷地说:“我这一辈子最舒服的日子是在哈尔滨的养老院里度过的!”

  在中国生活了54年,老人对于朝鲜的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84岁高龄的她对自己的身后事已看得很豁达。她说:”我亲眼看到养老院的人给老人送终,我知道我死之后他们也一样能那样对待我,让我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走,这事我一点儿也不担忧。”哈尔滨外侨养老院的变迁哈尔滨外侨养老院的前身是哈尔滨苏联人养老院,位于现在香坊区文景街1号。1954年4月20日,中国和前苏联两国协商将其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1955年初,中国政府决定将其更名为外侨养老院,并开始扩大收养侨民的国籍范围。高峰时这里曾收养过来自前苏联、日本、瑞典、荷兰、朝鲜等国家的400多位外侨老人。

  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住在这里的部分苏侨回国,部分苏侨迁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养老院人数锐减。1960年到1985年的25年间,外侨养老院收养了164名外侨老人,其中有从长春、天津、吉林、上海等城市送来的30余名侨民。

  1992年,外侨养老院并入位于哈尔滨市东郊的哈尔滨养老院内,哈尔滨养老院将使用面积800平方米的一栋平房重新装修,专供外侨老人居住,那时有外侨老人11位,此后再没有增加。

  2005年,外侨养老院与哈尔滨养老院合并为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经历了40多年的沧桑,见证了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外侨养老院谢幕。所剩的唯一一位外侨老人孙玉顺并入中国老人的生活区,开始共同的生活。

  目前的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在服务对象中明确标注:中外籍老人、“三无”老人。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