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境靓丽整洁、园林绿化增量提档、市政设施管护到位、城管执法严格高效。经过一年的努力,哈尔滨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得到国家建设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被授予“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跻身于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城市行列。
齐抓共管进行城市管理
今年是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明确要求:用先进方式强化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管理促建设,促发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网络,构建数字化城管,不断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遵循民生优先的发展取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实现城市容貌和社区环境的提档升级。
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协调组织、贯彻落实工作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各区、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市城管局领导班子准确把握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制定了《哈尔滨市2006年城市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城市管理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管理作业市场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彬同志认真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要求,通过创新机制,提高标准,精细操作,超前工作,力求在与市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构建数字城管新模式,管理效率倍增
哈尔滨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管理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实现了与市政110、12319等服务热线和视频、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统一、协同、高效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指挥、服务体系。仅用5个月的时间,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
数字城管运行5个多月以来,通过视频、音频、网络等方式,共采集城市管理信息81000余件,平均日采集信息500多件。这些问题通过数字管理网络实时、准确地采集和传输,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些过去需要十几天解决的问题,现在只用一到两天时间就能解决,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哈尔滨市连续多次在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召开的座谈会、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先后获得建设部、信息产业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8月18日,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在作客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节目《平安家园·哈尔滨》访谈中,央视主持人现场接通了哈尔滨市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与受理员进行了交流。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成为广大市民充分认可的一个公共服务品牌。
强力推进城区绿化增量提档,打造生态城市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城市绿化建设进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市政府组建了强有力的推进机构,组成9个驻区指导组深入各区指导服务,有效保证了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今年哈尔滨市共栽植树木346万余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31%;新增绿地面积722公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3.14%,建成10条景观大道、10条特色街路、100个绿化示范庭院及道里松柏生态园、香坊假日公园等9个绿化广场,对松北大道、学府路、城乡路、先锋路4个入城口进行了环境整治和绿化景观建设;对市区600条段街路绿地进行了绿地改造和行道树补植;对300个居民庭院进行环境改造和绿化提档升级。今年是哈尔滨市城区绿化植树最多、档次最高、栽植效果最好、市民最满意的一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一举实现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
提高市容环卫整体水平,建设良好人居环境
今年,哈尔滨市以迎接冰雪节、哈洽会、“韩国周”、哈夏音乐会、特奥会为契机,采取延长街路保洁管控时间,推广无积尘作业法,实施水冲洗作业、创建市容环境卫生示范街路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清扫保洁质量;清洗粉刷临街楼体,整饰公交站亭等公共设施,清理破损牌匾、广告;增设一批灯饰亮化精品,城市立面环境进一步优化;采用BOT方式,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西南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5%,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坚持以雪为令、边下边清原则,进一步推进清冰雪市场化运作,加大冬季清冰雪工作力度。通过细化工作方案,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把清冰雪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人机、昼夜、专群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提高清冰雪工作的质量和速度,解决了长期困扰市民的冬季行路难的问题。省市领导、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对清冰雪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满意率达到90%以上。省委书记钱运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专程在大年初一慰问环卫清冰雪工人,充分肯定了市城管局在节日期间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迅速清雪的做法。
强化路政管理,遏制挖道扰民
今年城市道路挖掘总量高居历年之冠,总计开挖了600多条段,由于严格按照挖道计划实施审批和管理,实行年度挖道时限总控制,提高了道路修复质量和科技含量,挖道对市民的干扰程度也降到历年最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经纬街、尚志大街地下管网铺设过程中,将燃气、供排水、供热、交通信号、移动和元申广电6家管线,整合为同一时间挖掘施工;在尚志大街地下管线施工中,移动、联通、铁通3条管线采取了一槽多线分层铺设工艺,同槽开挖铺设,减少了挖道次数。在嵩山路建设了哈尔滨市第一个全长3700米的电缆地下廊道,为今后在城区道路实施地下管线廊道工程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了解决产权不清、监管不规范、材质不达标和维护不及时等难点问题,充实相关数据库,建立了全市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检查井电子方位图和档案库;应急抢修小分队24小时在岗待命,随时处理道路塌陷、桥梁设施撞损、井盖设施缺损等突发事件。
加大城管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街面秩序
哈尔滨市实施城管执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城市环境的多发性难点问题。今年破获了全国最大的制假证集团———东南亚证件公司,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一次收缴假证5000余个、假印章800余枚,有效地打击了制售假证乱贴乱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违反工程发包合同密闭运输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督促整改。目前,城区建筑工地基建残土已全部实行密闭改装车辆运输,残土沿街撒落现象基本得到治理。加大街路、摊区周边无照商贩清理力度,推进市场摊区规范化建设。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取缔露天烧烤、大排档,查处占道修车、空车配货,取缔商业噪声扰民,街面秩序大为改观。
加强文明执法,开展亲民执法活动,对残疾人、特困居民、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五不罚五不扣”。今年,为进城瓜农菜农大开销售方便之门,编排了疏导瓜农菜农“36字歌”,得到了市民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不图名利勇于开拓忘我工作
城市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是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展示了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城管精神: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的负责精神。局领导始终站在清冰雪、植树绿化等城管工作第一线指挥协调,亲自带队实地调研,审定研究工作方案,深入现场检查落实情况,对每一个关键环节亲自把关。
二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的求实精神。正视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现实,既不盲目冒进,又不止步不前,而是严格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哈尔滨市经济社会现状,通过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确定城市管理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三是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积极引入城市管理先进理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管理,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街路管理力度,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是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全市城管系统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己任,工作量成倍增加,夜以继日奋战在城市管理工作第一线。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昼夜兼程,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五是精诚团结、合力攻关的协作精神。团结好,才能事业兴。市城管局领导班子以加快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大局为重,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主动承担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事业快速发展。
用辛勤的汗水凝聚而成的城管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城市管理大提档的无穷精神动力,诠释了“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和“十大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标兵”的精神内涵。参加全国城管工作会议、荣膺全国“十大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载誉归来的市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彬说:“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全市城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已经奏响了建设‘三个适宜’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前奏曲,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创造城市管理事业新业绩,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优良的城市环境,为构建和谐哈尔滨作出新贡献。”路维滨本报记者
市容环境靓丽整洁、园林绿化增量提档、市政设施管护到位、城管执法严格高效。经过一年的努力,哈尔滨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得到国家建设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局被授予“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跻身于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城市行列。
齐抓共管进行城市管理
今年是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使哈尔滨成为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明确要求:用先进方式强化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管理促建设,促发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行政资源,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网络,构建数字化城管,不断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遵循民生优先的发展取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实现城市容貌和社区环境的提档升级。
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城市管理的协调组织、贯彻落实工作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各区、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市城管局领导班子准确把握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制定了《哈尔滨市2006年城市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城市管理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管理重心下移,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管理作业市场化,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彬同志认真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要求,通过创新机制,提高标准,精细操作,超前工作,力求在与市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构建数字城管新模式,管理效率倍增
哈尔滨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网络互联、信息互通、管理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系统平台。实现了与市政110、12319等服务热线和视频、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统一、协同、高效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监督、指挥、服务体系。仅用5个月的时间,在全国第一个建成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
数字城管运行5个多月以来,通过视频、音频、网络等方式,共采集城市管理信息81000余件,平均日采集信息500多件。这些问题通过数字管理网络实时、准确地采集和传输,使城市管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些过去需要十几天解决的问题,现在只用一到两天时间就能解决,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哈尔滨市连续多次在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召开的座谈会、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先后获得建设部、信息产业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8月18日,市委书记杜宇新同志在作客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节目《平安家园·哈尔滨》访谈中,央视主持人现场接通了哈尔滨市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与受理员进行了交流。数字城管12319服务热线成为广大市民充分认可的一个公共服务品牌。
强力推进城区绿化增量提档,打造生态城市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城市绿化建设进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市政府组建了强有力的推进机构,组成9个驻区指导组深入各区指导服务,有效保证了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今年哈尔滨市共栽植树木346万余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31%;新增绿地面积722公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3.14%,建成10条景观大道、10条特色街路、100个绿化示范庭院及道里松柏生态园、香坊假日公园等9个绿化广场,对松北大道、学府路、城乡路、先锋路4个入城口进行了环境整治和绿化景观建设;对市区600条段街路绿地进行了绿地改造和行道树补植;对300个居民庭院进行环境改造和绿化提档升级。今年是哈尔滨市城区绿化植树最多、档次最高、栽植效果最好、市民最满意的一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一举实现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
提高市容环卫整体水平,建设良好人居环境
今年,哈尔滨市以迎接冰雪节、哈洽会、“韩国周”、哈夏音乐会、特奥会为契机,采取延长街路保洁管控时间,推广无积尘作业法,实施水冲洗作业、创建市容环境卫生示范街路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清扫保洁质量;清洗粉刷临街楼体,整饰公交站亭等公共设施,清理破损牌匾、广告;增设一批灯饰亮化精品,城市立面环境进一步优化;采用BOT方式,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西南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85%,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坚持以雪为令、边下边清原则,进一步推进清冰雪市场化运作,加大冬季清冰雪工作力度。通过细化工作方案,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把清冰雪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人机、昼夜、专群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提高清冰雪工作的质量和速度,解决了长期困扰市民的冬季行路难的问题。省市领导、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对清冰雪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满意率达到90%以上。省委书记钱运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专程在大年初一慰问环卫清冰雪工人,充分肯定了市城管局在节日期间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迅速清雪的做法。
强化路政管理,遏制挖道扰民
今年城市道路挖掘总量高居历年之冠,总计开挖了600多条段,由于严格按照挖道计划实施审批和管理,实行年度挖道时限总控制,提高了道路修复质量和科技含量,挖道对市民的干扰程度也降到历年最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经纬街、尚志大街地下管网铺设过程中,将燃气、供排水、供热、交通信号、移动和元申广电6家管线,整合为同一时间挖掘施工;在尚志大街地下管线施工中,移动、联通、铁通3条管线采取了一槽多线分层铺设工艺,同槽开挖铺设,减少了挖道次数。在嵩山路建设了哈尔滨市第一个全长3700米的电缆地下廊道,为今后在城区道路实施地下管线廊道工程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了解决产权不清、监管不规范、材质不达标和维护不及时等难点问题,充实相关数据库,建立了全市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检查井电子方位图和档案库;应急抢修小分队24小时在岗待命,随时处理道路塌陷、桥梁设施撞损、井盖设施缺损等突发事件。
加大城管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街面秩序
哈尔滨市实施城管执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影响城市环境的多发性难点问题。今年破获了全国最大的制假证集团———东南亚证件公司,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一次收缴假证5000余个、假印章800余枚,有效地打击了制售假证乱贴乱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违反工程发包合同密闭运输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督促整改。目前,城区建筑工地基建残土已全部实行密闭改装车辆运输,残土沿街撒落现象基本得到治理。加大街路、摊区周边无照商贩清理力度,推进市场摊区规范化建设。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取缔露天烧烤、大排档,查处占道修车、空车配货,取缔商业噪声扰民,街面秩序大为改观。
加强文明执法,开展亲民执法活动,对残疾人、特困居民、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五不罚五不扣”。今年,为进城瓜农菜农大开销售方便之门,编排了疏导瓜农菜农“36字歌”,得到了市民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不图名利勇于开拓忘我工作
城市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是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年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展示了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城管精神: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的负责精神。局领导始终站在清冰雪、植树绿化等城管工作第一线指挥协调,亲自带队实地调研,审定研究工作方案,深入现场检查落实情况,对每一个关键环节亲自把关。
二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的求实精神。正视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工作现实,既不盲目冒进,又不止步不前,而是严格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哈尔滨市经济社会现状,通过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确定城市管理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三是追求卓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积极引入城市管理先进理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管理,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街路管理力度,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是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全市城管系统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己任,工作量成倍增加,夜以继日奋战在城市管理工作第一线。局领导班子成员更是昼夜兼程,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五是精诚团结、合力攻关的协作精神。团结好,才能事业兴。市城管局领导班子以加快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大局为重,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主动承担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有力推动了城市管理事业快速发展。
用辛勤的汗水凝聚而成的城管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城市管理大提档的无穷精神动力,诠释了“全国城市管理先进集体”和“十大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标兵”的精神内涵。参加全国城管工作会议、荣膺全国“十大城市管理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载誉归来的市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彬说:“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全市城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城市管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已经奏响了建设‘三个适宜’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前奏曲,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创造城市管理事业新业绩,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优良的城市环境,为构建和谐哈尔滨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