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九年陪读换来儿子致命一刀 是爱还是伤害?
2006-12-07 11:01:59 来源:东北网-家报  作者:吕星 夏同光 李永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7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某高校附近的一幢居民楼里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伤人案,案发现场一片狼藉,散发着浓烈的纸灰味儿,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紧捂着受伤的胸口,痛苦不堪,面对警方,老人的嘴里艰难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是我不小心自己撞在刀尖上的,不关我儿子的事儿!”而就在老人的身旁,一名年轻的男子已经瘫坐在地板上,脚底下还扔着那把滴血的尖刀,“是我扎的我妈,求你们快把我抓走吧!”……

  一个坚称不慎疏忽,一个言之凿凿存心故意,一时间,发生在母子二人之间的这起血案因两种不同版本的解释而显得扑朔迷离……

  经医生诊断,老人被扎成了气血胸,刀伤距心脏只几厘米,多亏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与此同时,她的儿子也被刑事拘留。然而,警方在调查取证后发现,案发前是儿子想自杀,后遭到母亲阻止,继而发生争执,并且在撕扯中将母亲误伤。

  可儿子为什么要自寻短见,以致酿出祸端?随着审讯工作的深入和另一位知情人——男孩舅舅的出现,蛰伏在血案背后的隐情才抽丝剥茧般暴露于人前。

  “姐啊,陪读9年,你差点儿赔上命啊?”男孩舅舅的这一声哭诉,把所有人关切的目光聚焦到了一位陪读母亲与考研儿子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上……

  从中考陪到高考,单身母亲停职做“保姆书童”

  今年51岁的刘玉,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谁能想到,她曾是黑龙江省某县的一位基层妇女干部,性格开朗,工作干练,9年枯燥乏味的陪读生活不但消磨掉了她所有的激情,也让她的满头青丝变成了缕缕白发。

  1988年,刘玉的丈夫因病撒手人寰,那一年,儿子赵磊只有8岁。丈夫走后,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刘玉一人身上。在刘玉的眼里,儿子赵磊是她后半生唯一的依靠,为了儿子的美好未来,她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婚姻、事业,包括生命。弟弟刘唐说,外甥赵磊从小一直在姐姐的细心呵护中长大,除了上学,他甚至很少游离于姐姐的视线。在乡中心小学,外甥是吃穿最好的一名学生,电子表、计算器、随身听,这些城里孩子才有的小玩意儿外甥应有尽有。可姐姐却省吃俭用,一条围巾围了足足20年。

  1996年年初,16岁的赵磊开始备战中考。儿子能否顺利考上当地的重点中学,对于母亲刘玉来说,这是重要关口,丝毫懈怠不得。自从儿子上了初三,刘玉的神经就像铆足了劲儿的发条,每天为了儿子吃喝、接送而高速超负荷地运转着。因经常请假,单位领导多次找其谈话。同年5月,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刘玉不顾亲友的反对办理了停薪留职,并将家搬到了学校附近。

  6月,中考成绩发布,赵磊如愿考上了县一中,那一晚,刘玉喜极而泣。8月,刘玉卖掉了家里的房子。9月,她随上高中的儿子一起在县一中附近租住了一间平房,开始了新一轮的陪读生活。3年中,她早起晚睡,精心伺候着儿子的饮食起居。她做得如此细心,可儿子并未照单领情,相反他经常嗔怪母亲不给他更多自由的空间,一下晚自习就会在校门口看到她,更让他反感的是,门卫大爷常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可得好好学,不然对不起你妈啊!”

  从县城陪到省城,举家搬迁冲向“考研第一线”

  转眼间,高考临近了,刘玉显得比儿子更加紧张。家里的墙上贴着两张纸,一张是儿子的作息时间表,而另一张则是刘玉自己密不透风的日程安排。高考结束后,刘玉着实大病了一场!而成绩公布那天,刘玉又突然坐立不安起来,原来赵磊刚刚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

  1999年9月,赵磊接到了齐齐哈尔某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几天后,刘玉把儿子送到学校后与他挥泪作别,原本喜庆的事儿,在这对母子面前却显得无比凄凉。回到家后,刘玉陷入到了思念的痛楚中,难以自拔。而事实上,儿子赵磊也的确难以让人放心。突然远离了母亲的呵护,突然没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刚踏进大学校门的赵磊就显现出了诸多的不适。舅舅刘唐第一次探望他时,就发现赵磊的床是宿舍中8个人当中最脏最乱的,他也是最能乱花钱的,衣服全送干洗店洗!

  同年11月,饱受相思之苦的母亲刘玉来到了齐市,并且在赵磊就读的学校附近租住了一间平房,她要守着儿子,继续履行她做保姆和“书童”的双重职责。上大学还要母亲陪读,母亲的做法,让赵磊感到意外之余也不免难堪,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后来还在学校门前支摊卖起了小吃。对此,刘玉自有一番打算,这几年为了儿子上学积蓄已花得精光,自己又没了工资,一直是靠着经商的弟弟刘唐维持母子俩的生计,而每次向弟弟伸手借钱,她的内心都十分痛苦。尽管母亲近在咫尺,可赵磊并未用功读书,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里更多的被他偷偷上网所占据。

  4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在刘玉的忙碌和儿子赵磊的浑浑噩噩中度过。2003年7月,刘玉花钱托人为儿子在当地一家企业谋了一份技术员工作。可让刘玉万没想到的是,儿子赵磊在上班后的第8天,就因为值夜班喝酒而把电机烧坏,造成了不小的生产事故,最终没等车间主任做出处分决定,赵磊就提出辞职走了人。

  没了工作,刘玉只好跟儿子赵磊一起四处求职,可由于赵磊所学的专业所限,加之学校的牌子又不够亮,心气很高的赵磊接连碰壁,这让刘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2004年8月,当儿子提出要考研并且要考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时,刘玉毫不犹豫地满口支持,尽管此时她的身体经常出现明显的不适,因积劳成疾心脏经常莫名地疼痛,可她一直瞒着儿子,生怕影响到他的情绪。同年9月,那艘求学的小舟载着母子俩驶向了省城哈尔滨,并在某学校附近的一处居民楼里靠了岸……

  从感激陪到怨恨,儿子抑郁成疾母子感情破裂

  经历了求职挫折后,踏上考研路的赵磊一改往日的懒散,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备考当中。而此时,已有近7年陪读经验的刘玉驾轻就熟地重操旧业。

  然而,让赵磊万没想到的是,在2005年的研究生考试中,自己不幸落榜,专业课总成绩差了3分。“妈,你回老家吧,别在这里盯着我了,我快烦死了!”得知成绩的赵磊,撕书、砸东西,将心中的种种不快全都发泄在母亲刘玉身上。“儿子,别泄气,今年不行,妈陪着你明年再考!”刘玉苦苦哀求。争执的结果,还是儿子赵磊做出了让步。为了儿子这次考试的几千元费用,不愿再向弟弟求助的刘玉当起了计时工,每天抽出3个小时给附近的人家打扫卫生。

  2006年考研前夕,因学习任务太重和担心再考不上愧对含辛茹苦的母亲,儿子赵磊渐渐不堪重负,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那段时间,刘玉最怕天黑,灯一闭,睡不着的儿子就开始在屋子里像幽灵一样走来走去,考试越是临近,他越是难以入睡,最后开始在半夜里大喊大叫,弄得四邻不安。儿子失眠,刘玉同样开始神经衰弱,儿子不睡,她就躺在床上泪眼相伴……

  这一年的考试结果,赵磊再一次不幸落榜,分数只差了一分!“我不考了,出苦大力也不考了!”这一次,赵磊心灰意冷。“儿子,就差一分了,再试一年肯定能考上!”刘玉依旧执著。

  如果说前两次赵磊是主观为考研一搏的话,那么备战2007考研,他觉得纯属是为了母亲刘玉。一想到这是母子俩的最后一搏,刘玉的心跳就会加速。而儿子赵磊显得更加紧张,可怕的失眠在投入复习后再次像梦魇一样追随而至。今年8月,赵磊患上了抑郁症,人也暴躁了许多,动不动就和刘玉吵架,动不动就撕书、砸东西。目睹此景,刘玉痛苦难当,可她一想到,只要再坚持几个月,这一切都会像噩梦一样过去的,所以一忍再忍。儿子开始厌学,对考研有关的补习班、各种复习资料尤为厌恶,白天趴在课堂上睡觉,晚上则大吵大闹,刘玉的精神也被折磨得到了崩溃的边缘。可为了帮儿子,她开始找到别的学生打探考研的所有信息,帮着儿子报班,学着别人的样子买资料。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竟然为儿子考研而疲于奔命,很多学生大为不解。而儿子赵磊更是以上课睡觉来回应母亲付出的一切。

  11月的一天,赵磊在家做了几套试题后,竟然没答对几道,他大为恼怒,开始撕卷子、烧书,屋里弄得纸灰遍地青烟缭绕。刘玉买菜回来发现后,赶紧阻止,谁知,赵磊突然躲进另一间屋子,并拿出一把尖刀在手臂上划刻,鲜血淋漓,刘玉哭着苦劝,可赵磊置之不理,相反还威胁她说:“你少管我,再靠前,我就自杀!”情急之下的刘玉一把抓住了刀刃,惨剧,就在这一刻发生了,赵磊闭上眼睛一阵挣扎,突然感觉母亲抓刀的手松了,原来,他无意刺中了母亲,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惊心一幕……

  编后——“陪”与“读”,是爱还是伤害?

  尽管赵磊一再声称自己扎伤了母亲,愿受责罚,可因其纯系误伤母亲,警方在拘留盘问后将其释放。“你们毙了我吧,我禽兽不如啊!”走出派出所大门时,赵磊这样哭喊着,让舅舅刘唐潸然泪下,一边要照顾受伤的姐姐,一边还要抚慰狂躁的外甥,刘唐感到茫然失措……

  一幕令人震惊的家庭悲剧,在距考研日不足3个月的时候发生了,母亲刘玉,9年陪读的最终结局,让人心惊也更加心痛!

  9年陪读,她的博大母爱,像大山一样深厚与无私,曾让儿子感到温暖;9年陪读,她的拳拳母爱,也可以说像大山一样沉重,让儿子最终难以背负。

  近日,一部名叫《陪读》的电视剧正在全国热播,不经意间,“陪读”之风正裹着父母浓浓的爱意开始在我们身边蔓延,无数个如同刘玉一样的母亲已经踏上了陪读的征程。

  家长的一片苦心让人感动,陪读对于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的确在孩子入学早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起一定作用,可教育专家认为,即使选择陪读也不宜长久。长期以往,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相反,容易形成逆反心理,还容易增加其心理压力,造成过分的心理依赖。

  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不管时就不管,越管越多,越陪越累,一直牵着他的手,怎么学会自己走?早些心理“断奶”,早些“学习”自立,才是明智之举。愿一位陪读9年的母亲的惨痛经历,给人以深思和警醒……(文中主人公为化名)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