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四个培养”打造先进队伍 “新型党员”成为致富头雁
2006-12-08 17:41: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周伟光 杨松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8日电 拜泉县以提高党员素质、农民素质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全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的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干部致富能手培养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和模范,力争通过“四个培养”工程,把更多的党员培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党员”。目前,全县农村已有780多名“新型党员”活跃在建设新农村的第一线。

  “入党不仅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富强镇福胜村的郝占海,通过农机修理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大户,村党支部把他做为非公有制组织中的“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去年,郝占海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从此,他的积极性更高了,在思想、技术等方面帮助其他村民致富。在他的带动、引导下,福胜村又有4名青年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

  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的过程中,这个县坚决杜绝“唯富是举”的倾向,挑选真正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入党,两年来,这个县先后发展了126名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三道镇合乐村致富能手朱宝才入党后,他主动把扶持党员骨干养猪作为服务重点,进行了传帮带活动。他把有能力、有精力、想致富无门路的党员作为骨干,主动登门,帮助他们确定致富项目,提供技术、信息和启动资金。村里的于长喜、孟凡瑞、梁士录等7名党员在朱宝才的帮助和支持下,相继依靠养猪摆脱了贫困。同时,朱宝才还对自己服务区内的11户养猪户作出了四条承诺:启动资金、饲养技术培训、提供购销信息和防疫灭病四到位。在他的带动下,这11户村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都成为了村里典型的养猪大户。现如今,朱宝才已经成为周边县、市的养猪“能人”,三道镇合乐村也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仅此一项,全村可人均增收580元。

  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过程中,这个县采取优先安排项目、免费培训、提供致富信息、帮助解决资金等有效措施,为党员自富先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创造良好条件。新生乡致富村农民党员解殿友,去年自筹资金3万元,率先购回奶牛3头,给群众发展牧业带了个好头。村党支部把解殿友做为党员致富重点培养对象,帮助他协调贷款10万元,并把原来闲置的村小学校舍提供给他做牛舍。在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如今解殿友的奶牛饲养规模已达31头,年纯收入达4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有26户农民养起了奶牛,全村奶牛存栏达到104头,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50万元。目前,全县已有457名党员变为致富能手,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致富先锋”。

  把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让他们领着群众致富奔小康。这个县十分重视对党员致富能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各基层党支部需要研究决策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公益事业需要“一事一议”的问题,他们都事先征求党员致富能手的意见,有时还请党员致富能手列席村“两委”会。富强镇保付村的女党员、致富能手吕淑芹,通过镇、村的多年重点培养,目前已经成为全县仅有的2名女村党支部书记之一。今年5月吕淑芹被任命为保付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保付村村型小,人口少,经济困难的现状,采取减人增效的办法解决村干部多的问题,她自己以身作则,身兼村党组织书记、妇女主任、屯长三职,使保付村的村屯干部职数控制在全镇最少,只有四人,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全村节约资金12000多元。

  为了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双带”能力强的模范和典型,这个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等专题培训,县委还专门组织187个行政村的现职村党组织书记到甘南县兴十四村进行封闭式培训,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致富能力。同时,县委还结合“素质升级”工程,组织所有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在过去,大部分村干部只会念文件、调节群众纠纷,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实招,但现在一些村干部都是从党员致富能手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有能力、带头干,群众信服。到目前,这个县已经培养了54名党员致富能手村干部。

责任编辑:岳同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