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5日电 今年78岁的吴清风老人,34年前收养了一个男婴。原本以为晚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2004年,含辛茹苦养大的养子却在给老人留下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后不辞而别。3年来,吴清风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身上,演绎着让人感动的人间真情。
养子出走:将病儿丢给养母
走进位于道里区安静街上的吴清风老人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光线昏暗,吴清风老人正佝偻着背陪她的孙子——小朝阳在沙发上玩。屋里仅有的几样家具都是“老古董”了,一台亲戚送的旧电视是家里惟一值钱的家当。房间内不时响起患有哮喘病的吴清风和患有心脏病的小朝阳艰难的喘息声。记者注意到,小朝阳的嘴唇和手指尖都泛着紫色,稍微剧烈一些的动作都会让他喘息不止。
1972年,没有子女的吴清风和老伴抱养了一个出生仅13天的男婴,给他起名叫田伟。一家三口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1984年老伴因病去世后留下吴清风母子俩相依为命。2002年田伟与一名女子同居,并生下了田朝阳,但是这个鲜活的小生命一出世就被医生诊断患上有先天性心脏病。2003年,田伟的女友离开了小朝阳。2004年,田伟也离开了吴清风,并把小朝阳丢给了体弱多病的养母。
含辛茹苦:抚养孙子整三载
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养子离开了自己,已让吴清风十分难受,养子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朝阳丢给老人照顾,更让患有哮喘病的吴清风感到力不从心。已经年近80岁的她,为了照顾多病的孙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老人说,不止一个人劝她放弃抚养这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但是每当她看到小朝阳天真的小脸,就感到十分心疼,于是她便下定决心把小朝阳的病治好,将小朝阳抚养成人。因为患有心脏病,小朝阳的体质较同龄孩子差,2岁时他走路还常摔跤,玩耍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呼吸困难。吴清风告诉记者:“3年来,这孩子常得病,每天平均都要吸氧气1至2次。我从来不敢让孩子离开我的视线,怕孩子呼吸困难时没有人发现。”吴清风家中的氧气瓶是她借来的,由于小朝阳经常发病,常常吸氧气,她平均3个月就要到医院去换一次氧气。为了省钱,每次都是吴清风老人和亲戚推着自行车、带着小朝阳到医院换氧气。每天夜里老人都不敢熟睡,就怕小朝阳有什么情况自己没有察觉。
节衣缩食:为孙子补充营养
为了维持小朝阳的生命,老人以前的近十万元积蓄都花光了。现在,祖孙俩仅靠每月200元的低保金和200元的退休工资补贴及亲戚的接济度日,平均一天只有13元钱,连维持祖孙俩的日常开销都很困难,小朝阳频繁发作的病情更是使祖孙俩原本就很贫寒的生活雪上加霜。
有的时候家中揭不开锅,吴清风就在傍晚到市场捡菜叶,回家洗净后腌着吃。3年来,老人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偶尔亲戚和社区送来一点肉鱼,老人也总是留给小朝阳吃。尽管生活条件艰难,但吴清风每天都给小孙子买3袋鲜牛奶喝,因为她听说多喝鲜牛奶能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小朝阳很懂事,每当患有哮喘的吴清风喘不上气来时,他都会跑到奶奶背后帮奶奶捶背,吴清风看小朝阳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慈爱。看着一老一小这样温馨的一幕,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吴清风身上的一种精神和力量,感受到她心中承载的巨大善心。
最后愿望:能为孙子做手术
每天除了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吴清风还四处奔波为孩子看病。当谈到小朝阳的病情时,老人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泪水也流了下来。为了小朝阳,吴清风家中已经一贫如洗。老人说:“这几年我几乎跑遍了哈市所有的诊所和医院。2006年5月份,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给小朝阳免费进行了身体检查,确定孩子患的是‘法鲁式四联症’,是心脏病较重的一种。我们又去了哈尔滨医大二院,医院的专家说5岁是孩子手术的最佳时机,但是手术费用需要3.7万元。”这笔不菲的医疗费让老人十分头疼。每次看到小朝阳被病痛折磨的时候,吴清风的心都像被狠狠地剜下一块肉那样疼痛,每次擦干眼泪后她都为将来孩子的健康而忧愁……
吴清风说:“我现在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凑足钱为孩子做手术。我已经78岁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在我有生之年,只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能凑足钱给小朝阳动手术,让他和健康孩子一样能无忧无虑地玩耍,不再被病痛折磨;一个是希望能在我无法照顾孩子之后,将孩子托付给一个好心人。孩儿的病我实在放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