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2006-12-25 13:52:2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刘松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5日电 题: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刘松枝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应当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就需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着眼,从方式上创新。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形成与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造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使得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调整社会政策,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导向,努力发挥社会管理在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中的作用。

  二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有效协调现阶段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这就需要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现实情况,对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进行调节。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要关心近年来经济社会地位有所下降或下降明显的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和谐。

  三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稳定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又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保证社会有序运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此外,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