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6日电 25日,哈尔滨市环保局公布的去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情况显示,去年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30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3.3%;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达标面积92.6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监测结果表明,去年哈尔滨市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有较好改善。
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同比增3天
据环保部门介绍,2006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304天,同比增加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3.3%。2006年夏、秋两季空气质量基本上达二级,冬季逆温日和春季大风日多超二级,为轻微污染。
市区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
据环保部门介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城市段达Ⅲ至Ⅳ类水质,水源地朱顺屯断面水质现状为Ⅲ类,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等其余断面水质现状为Ⅳ类,均达相应功能区标准。
据市区朱顺屯和菅草岭两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显示,在去年地表水水源地朱顺屯监测的27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出现超Ⅲ类标准样本;地下水水源地菅草岭监测23项指标,有3项指标出现超Ⅲ类标准样本。2006年全市共削减水主要污染物2090吨,市区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
区域噪声均值控制在56分贝
据介绍,去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面积105.84平方公里,其中各类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达标面积92.61平方公里,占87.5%。区域噪声均值控制在了56分贝,交通噪声均值控制在了68分贝。市区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占55.1%、交通噪声占16.7%、其他噪声占24.5%。
据了解,去年市区交通噪声主要是车辆鸣笛,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车体噪声减少,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城市机动车好车和新车增多了,而农用车的限行也为城市减噪和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