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6日电 当前,黑龙江省粮食购销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截至2006年末,全省粮食经营、加工及转化企业收购新粮213.5亿公斤,做到了粮食当年销售和加工转化。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形成粮食流通多元市场主体同时并存、平等竞争的新格局。这是日前记者从省粮食局了解到的。
据介绍,近两年,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为粮食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指导和支持其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行情,抓住市场商机,努力扩大粮食购销。并协调铁路、农发行等部门落实支持粮食购销的各项政策措施。同时对各种所有制粮食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满足了具备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入市开展粮食经营的需要,全面提供信息、技术、运输、资金等方面优质服务。截至2006年末,全省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者达到4411户,其中国有粮食企业717户,其他经营主体3694户。农发行共投放粮食收购资金贷款90亿元,比上个粮食收购期多投放资金贷款34亿元;黑龙江省仅通过铁路发往省外的粮食已达237.5亿公斤,同比增加16.4亿公斤。这些措施都促进了黑龙江省粮食的销售和加工转化,而且粮食销售价格比以往年度明显回升,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另外,国有粮食企业库存“老粮”销售步伐明显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老粮”库存由2006年初的101亿公斤下降到年末的64.2亿公斤,节约了粮食风险基金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