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三家“秋林”申报“老字号” 幕后多少难言多少尴尬
2007-04-13 14:32:4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蒙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3日电 日前,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秋林食品厂、秋林糖果厂分别出现在哈尔滨市第二批申报“中华老字号”的名单上。至此,“秋林”品牌背后隐藏的纷争再一次浮出水面。

  品牌之争难言之痛

  毫无疑问,秋林能够出现在申报“中华老字号”的名单中,对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来说,都是件好事。然而,记者采访却发现,除秋林糖果厂对申报成功充满信心外,秋林食品厂对申报前景表示“不好说”,而秋林集团干脆表示:不看好。

  秋林的品牌之争由来已久。秋林出现的品牌争议,与企业的改制有直接关系。当初,秋林股份在奔马集团入主时,上级主管部门曾想把所有这些企业包括秋林食品厂、秋林糖果厂都归集团,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以及经营上、产权上的其他问题,当时新大股东入主后的秋林集团没有接收这些企业,于是秋林食品厂、秋林糖果厂划归了南岗区政府,后来各自进行了改制。再后来,秋林集团在运转一段时间后又想重新接受这两个企业,但木已成舟,接受已经不可能。

  秋林品牌之争在新股东入主后就暗流涌动,而申报“中华老字号”成为点燃品牌之争的导火索。去年第一批申报时,秋林集团就提出过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认为其他企业使用秋林商标属侵权行为。第一次申报也因为品牌争议导致未能通过初审。由于秋林品牌涉及面大,因此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试图弥合各方分歧。

  谋求联合最终破产

  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商务主管部门曾多次撮合三家企业进行联合申报,哈尔滨市商务局还提出了联合申报的具体方案,即“以秋林集团为主,三方联合申报”,并于去年12月27日召开协调会,三方坐到一起,探讨联合申报的可能。

  据知情人介绍,近年来,由于秋林集团整体效益不佳,如果想取得成功只能报商办工业,而事实上,近几年来,秋林所属企业效益较好的就是原秋林集团下属的秋林食品厂和秋林糖果厂,但如今,后两家公司与老东家坐在一起,已经是平等独立的法人了。按照申报“中华老字号”的条件,企业必须经营状况良好,这一条成为秋林集团申报的拦路虎。而且,如果秋林仅仅申报商业一项,分量就会减轻。因此,秋林集团希望以“秋林”品牌的拳头产品里道斯红肠和秋林大列巴为主申报。

  会上,秋林糖果厂同意秋林集团使用里道斯红肠为产品申报,但是要求与秋林集团签署协议,在申报后,这个品牌仍归秋林糖果厂拥有和使用。而秋林食品厂则明确拒绝了秋林集团建议,决心单独申报。2007年3月3日,秋林集团与秋林糖果厂签下协议,秋林集团使用秋林糖果厂的材料申报。然而,3月20日,在哈尔滨市商务局主持的商务会上,秋林集团却提出希望与秋林糖果厂只签订口头协议,秋林糖果厂认为权益无法保障,不接受这个意见。

  其间,省及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甚至相关市领导出面进行斡旋,然而,由于三方分歧较大,几番努力后,联合申报的方案最终破产。

  分别申报前景如何

  据了解,这次申报“中华老字号”,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品牌为“秋林”,行业为商业,企业创办时间以1919年计;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申报的品牌为“江帆”,行业为食品加工,企业创办时间以1900年计;哈尔滨秋林糖果厂申报的品牌为“秋林·里道斯”,行业为食品加工,企业创办时间以1900年计。

  对于申报前景,哈尔滨市商务局商业改革发展处处长耿国林认为不好评价。同时他也表示,条件好的企业带一带条件差的,当然是好事,但是“目前这种局面无法改变。”

  这次申报,这三家企业属于不同的类别。其中,秋林集团使用的是“秋林”商标,按照商标分类属于第36类第4组“不动产出租”,相关行业为商服。而秋林食品厂使用的是“江帆”商标,属第30类食品类。这个商标在秋林食品厂发展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但是后来停止使用。目前,重新启用了这个商标,作为秋林食品厂产品的商标。而秋林糖果厂申报的“秋林·里道斯”商标是秋林糖果厂固有商标。据秋林糖果厂经营副厂长孙智深介绍,“里道斯”和“力多夫斯”商标是他亲手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据他回忆,当时是1997年,他代表糖果厂提出申请并于1999年得到批复,注册了“力多夫斯”商标作为肉灌制品的商标。由于人们习惯于称秋林红肠为“里道斯”,因此当时也计划注册“里道斯”,可惜当时已经被吉林一家企业于1994年抢注。但是,2004年在商标使用年限已到时,这家企业没有延续使用这个商标,因此秋林糖果厂马上把“里道斯”、“秋林·里道斯”等数个品牌进行了注册,秋林糖果厂也成了这个品牌的合法持有者。在申报材料中,“秋林·里道斯”属第29类第1组,行业为肉灌制品。

  按照商标使用法,分属不同类的商标不存在冲突。

  申报材料中,秋林集团在申报材料中涵盖了秋林糖果厂材料,使用了部分秋林糖果厂的财务数据、商标注册证、历史延革说明。秋林食品厂最大的问题是利润平平,能否过关也需看商务部的态度。三家中,唯有秋林糖果厂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可以说胜算较大。

  申报结果影响未来

  用秋林集团执行总裁蒋宏宇的话来说,秋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店后厂”,如果三家分别申报,而不是整体使用一个品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秋林的整体品牌价值。割裂开秋林的整体品牌,不仅对申报不利,而且对企业发展不利,对地方经济不利。而这一观点也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可。

  业内人士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合作,三家秋林在实际经营中已经呈现良好的合作态势,三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从经济实力上讲,秋林集团无疑最强,秋林集团可以提供其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提供销路,帮助他们提高知名度。同时,其他两家有着百年传承下来的产品,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广大的消费人群。如果三方能够全面合作,可以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但是,这种局面随着“中华老字号”申报中的争执,使得矛盾激化。如果三方申报成功,各有各的老字号,在以后的企业发展壮大时,就很难达成一致的利益取向,在实际经营上会出现障碍。

  申报仅仅是秋林品牌之争的总爆发。

  新闻回放

  (1)《中华老字号评比紧锣密鼓百年秋林因品牌争议提前出局》2006年9月1日第七版

  (2)《百年秋林无缘“中华老字号”始末》2006年9月4日第七版

  (3)《首批“中华老字号”公布秋林只是错过“头班车”》2006年9月19日第七版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