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为立法保护扎龙“鼓与呼”
2007-07-25 05:53: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 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必须每年设立财政专项补助,为扎龙湿地补水;为防止原生态环境被破坏,应妥善解决保护区生态移民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近年来,身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的农业专家陈铁保数次前往扎龙湿地调研,两次向省政府建议立法保护扎龙,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铁保说,我省荒漠化土地主要位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西部的嫩江流域,目前那里已形成宽165公里、长300多公里的大沙带,面积达8000多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13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东发展,严重威胁紧邻的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和生态特点决定,湿润的扎龙是有效阻止这大沙带继续东推的一个绝好屏障。因此,保护松嫩平原——这块我国惟一、世界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离不了保护扎龙湿地,保护丹顶鹤离不了扎龙湿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离不了扎龙湿地。

  据了解,自1998年以后,由于连年干旱,自然降水严重不足,扎龙湿地严重缺水,面积缩小,甚至发生大面积芦苇自燃。为扎龙人工补水,恢复其生态功能成为当务之急。在陈铁保等参事建议下,有关部门连续几年向扎龙湿地引水,使湿地核心区的明水面积从190平方公里扩大到500平方公里以上,使扎龙显露生机。

  陈铁保说,把扎龙湿地保护好有6大好处:一是确保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的必要栖息条件;二是阻止了松嫩平原荒漠化向东推移;三是有效地调节了黑龙江省西部干旱风沙区的气候;四是促使扎龙湿地周边的渔苇增收;五是改善了湿地的水质;六是对大庆地区地下水下降漏斗进行了有效的侧向补给,所以应当形成长效机制,同时也应将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生态移民尽早纳入法律框架。

  陈铁保是无党派人士,1996年被聘任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他对自己十多年来参事工作的感悟是,参事要讲真情、说实话、有预见性,有真知灼见,能为政府主要领导提供可以借鉴的好主意和好办法。多年来,他参与建议的内容包括: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奶牛养殖业,振兴乳品产业;实施轮牧休牧,恢复草原植被;实施北水南调,解决西部地区干旱难题;保护好水资源,防止污染;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生态移民,依法保护扎龙湿地;发展沙棘产业,带动治沙;加强农药管理,保证食品安全;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传统产业。这些建议都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复,有些建议已被采纳。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