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6日电 题:千亿GDP,好快并进的跨越——写在哈尔滨市半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之际
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上半年哈尔滨市GDP达到1049亿元,半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这业绩振奋人心,也来之不易:它是今年以来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振兴哈尔滨的捷报,更是几年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突破重重艰难险阻,大刀阔斧实施改革、抢抓机遇扩大开放、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厚积薄发放量显效的结果。伴随着千亿GDP而来的,是哈尔滨经济整体效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改革
国企轻装上阵效益倍增
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不竭源泉。
曾几何时,国有企业债务包袱重、活力不足等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哈市发展的“瓶颈”。而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3.6亿元,同比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额同比下降53.1%。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是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过去3年中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国企改革攻坚战,它改写了哈尔滨工业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盘活了存量资产,让集聚着强大底蕴的哈尔滨工业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哈尔滨人还记得,面对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市级领导亲自挂帅攻坚克难;各有关部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全国首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国有企业“债务对冲”,设立“三道屏障”保障职工利益……越过关山重重,哈尔滨市1700余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活力大增,轻装上阵,巨大的动能喷涌而出———半年来,全市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大为减少,工业税收占很大比重的全市地方税收收入,今年却历史性地在半年内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23.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市场改革等也在哈尔滨市齐头并进。来自市发改委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达180.7万亩,同比增长21.8%。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初步形成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和“毛地”出让收回程序方案……
不断深化的各项改革,已成为哈尔滨市三次产业全面提升的不竭动力。
创新
转变增长方式打造“绿色GDP”
目前哈尔滨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资源消耗强度高,如不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基于这种清晰判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摒弃只追求发展速度的做法,着力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攻坚克难强力推进,打造“绿色GDP”。(下于是,以科技自主创新为龙头,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哈尔滨市工业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疾行。
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为打造大项目这个牵动全市工业的“火车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调研、现场办公;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还就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出台了具体措施。去年以来,全市重点实施的68项超亿大项目中的许多项目已开始显效,与传统规模企业共同担纲哈尔滨市工业经济“主力军”。今年以来,哈尔滨市投资继续向大项目倾斜,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8%。全市已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个。
市经委提供的资料表明,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哈石化分公司、“三大动力”、哈药集团等大型企业以技术创新打造产品和市场优势,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食品、石化、医药和机械工业共实现增加值19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2%,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去年效益曾大幅度下滑的食品工业成为今年工业经济的“黑马”,双城雀巢有限公司、哈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今年产销两旺。
发展是硬道理,但它不仅是一本“收入账”,还是一笔“资源账”、“生态账”。坚守这种理念,节能减排工作成为哈尔滨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亮点:利用电厂粉煤灰40万吨,哈水泥厂每年节省黏土资源10万吨;全市现有152户企业得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认定,每年共享受国家1.3亿元免税政策;今年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4台小火电机组全部关停;23家违规排放企业被关停,7家排污超标企业启动治污工程,两个开发区被限期建设污水处理厂;市经委对20户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节能监察执法,发现问题及时责令限期整改。
从过去的分散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变为集约、高效、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哈尔滨经济整体效能再上新台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9.1,比上年同期提高34.9个点,创历史最好水平。
开放
再塑对俄“桥头堡”雄风
在冰城发展的史册中,改革始终与开放共生。
与消费、投资并称为拉动GDP“三驾马车”的出口,今年在哈尔滨的形势可圈可点。面对俄罗斯贸易政策变化的不利局面,哈市外贸企业逆势而动: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和市场结构,以全新的贸易方式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高效益地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对俄进出口贸易完成793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5%,重塑了对俄经贸“桥头堡”的雄风。
大开放、大流通离不开大通道。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全力创新流通新途径,曾被视为交通末梢的哈尔滨新型物流业方兴未艾。市政府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物流市场调研,为哈尔滨市物流业“把脉”;国内物流业巨头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冰城;哈达物流中心园区等4个物流项目进展顺利,成为今年大项目建设的佼佼者。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量大增,空港进出口货运量642吨,铁路货运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到发量15.9万吨,同比增长22.93%。
以商会商,以展聚财。新兴的会展经济为哈尔滨市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舞台。在冰雪节、制博会、哈洽会等大型活动和展会的带动下,上半年仅全市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就达96574人次,入出境航班967架次。大量的人流使华旗饭店等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经营状况良好,营业额保持较高增长态势,累计实现营业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3.5%。
千亿GDP,得来不容易。对哈尔滨来说,这是实力的标志、是潜力的象征,更是百姓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增多、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的缩影。来自市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795元,同比增长13.5%;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77元,增幅为9年来同期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