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纪念建军80周年 记者走军营:北极山村“兵老师”
2007-08-10 11:26: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忠宝 文天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兵老师”和小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记者吴树江摄

 
  暑假里,“兵老师”来到学生家指导作业。记者吴树江摄

  东北网8月10日电 “宋老师来看我们了!”7月30日,赵佳鹏远远地看见宋洪举向自己家走来,高兴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小佳鹏向老师问了声好,就急忙跑了出去,奔向左邻右舍招呼同学们去了。

  “放假一个月了,挺想学校,挺想孩子们!”宋洪举,漠河边防某部三连战士,2005年底走进北极绿色军营。

  进军营,是宋洪举的美好向往,也是辛酸之举。在2005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昌理工学院,但内蒙古农村的贫寒家境,使他不得不放弃求学的机会。贫穷的痛苦,在他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走进军营的宋洪举,看到驻地北红村小学师资严重缺乏,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支教。“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学到知识,长大后建设家乡,告别贫穷。”

  宋洪举的想法得到了部队的支持。“他的政治、文化、身体素质都非常好,为让他集中精力支教,连队在各方面一路绿灯。”连队指导员邢天东介绍,为了让宋洪举能够胜任,部队还特意把他送到县第二小学实习了两周。

  北红村是漠河县偏远小山村,距漠河县车程两个多小时。村小学加上校长梁景文只有两名教师,英语、体育、音乐、思想品德等课程因无师资不得不“撂荒”,正常教学都无法保证。许多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了其他学校。

  宋洪举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一个人担负起除语文、数学外的所有课程,孩子们的义务教育真正有了保障。

  课程太多,宋洪举几乎每天都得加班加点备课。深夜,战友们都安然入睡,可他,还在琢磨“怎么讲能让孩子们听得更明白”。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去年期末考试,仅英语一门课,他的23个“小弟子”竟然有13人得满分。孩子们乐呀,家长们更是交口称赞,送走的孩子又一个个地回来了。

  宋洪举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为培养孩子们集体观念、团结意识,他带着大家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劈柴抬水、打扫卫生;“衣服脏了,明天换换”、“去洗洗脸”——孩子们缺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时刻督促;他把简单的军事训练内容融入体育课中,培养孩子们独立品质、坚定意识;音乐课上,他教唱“八荣八耻”歌,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

  虽然是“编外”老师,但宋洪举时刻铭记为人师表。学校距连队3公里,他每天往返两次,校长和家长多次留他吃午饭,他都婉言谢绝,“这是我们的纪律”;津贴本就不多,可他却常常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学习用品;面对后进生,他和风细雨,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冬天天黑得早,他总是和最后离校的学生一起走,把他们送回家再回连队。

  一年多,他不但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支教行动也使军民关系亲如一家。学校条件差,部队投了16万元修起大门、围栏,维修校舍,平整操场;部队有事,村民二话不说,缺人来人,要车出车。

  “自己有能力帮助这些孩子们,感觉很舒服,也有一种成就感。有可能的话,希望年底能转为士官,继续担任这个工作,为孩子们尽一份义务,做一份贡献!”被评为“2006年感动兴安十大人物”的宋洪举,对自己的支教工作恋恋不舍。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