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友谊路地下“重商轻行”
2007-09-10 06:06: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辑同志:

  中央大街与友谊路口的过街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但纵观其尊容,使我这退休多年的设计工作者感到惊愕与惋惜。此项工程是今年中央大街改造的重点,然而它却陷入了秋林过街与车站广场设计改造的误区。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这样一个关系全市形象和市民生活的重点工程,为什么不事先多听听市民、专家等各方的意见呢?

  几个月来我一直担心:该工程会不会重走人行地下通道与商业结合的老路。在围栏拆除后,我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从多年从事工程相关设计的专业角度出发,我认为此处搞人行地下通道首先是缺乏科学性。理由一是每天至少20万人流通过的路口建50米长的地下通道,并与地下商业、地下车库混合,会带来包括人为阻断旅游路径、造成地下空气污染、增加维护管理难度等一系列问题;二是一旦遇到暴雨成灾,人行地下通道必然被迫封闭,导致该地区步行交通瘫痪。其次是不够人性化,作为中央大街向防洪纪念塔的延伸,本来应是以人行为主,却变成人给车让路,这不是以人为本,也不符合建设适宜人居城市思想。

  我觉得此项设计应以人性化的理念为设计宗旨。人行过街有两种选择:一是人在地上走,车在地下经过;二是车在地上经过,人在地下走。前一种方案最佳,体现人性化设计,安全因素有保障。地下行车通道无人涂鸦,不需要大量的照明设施,便于城市管理;后一种方案安全因素欠缺,发生大洪水时阻碍行人过街。平时有人涂鸦或散发小广告,小商贩进入地下通道经商,影响市民通行,增加城市管理难度。所以重要工程要三朝决策,一朝实施。保持中央大街的完整与市民步行流畅非常必要。

  我由此想到2002年哈市有关部门曾向广大市民征求中央大街改造意见,当时我已经退休7年,从一个市民角度写信给有关部门,提出多项改造意见,其中也包括“应妥善考虑中央大街—友谊路人行通道改造问题”,结果还得了市民建议评比三等奖。可是5年后的今天,现实令人惊愕、惋惜。征求市民意见不是搞花架子或例行公事,今后像中央大街这样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还须谨思慎行,不要为片面追求商业和经济利益,给城市再次留下遗憾。

  省人防设计研究院原高级工程师

  贲玉辰

  二○○七年九月三日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