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9月24日电 发现大庆油田后,1960年初开始的松辽盆地石油会战是我国独立自主开发建设大油田、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1960年元月,石油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准备加快松辽地区勘探和油田开发,集中石油系统力量,“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于2月13日,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一报告,这场声势浩大的石油会战开始了。 同年三四月间,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组织精兵强将,自带设备奔赴大庆。国务院各部门人员、当年退伍的3万名解放军战士和3000名转业军官、黑龙江省援战干部工人陆续抵达大庆。 大庆石油会战时期,恰逢国内3年自然灾害、国外技术封锁,是在困难时期、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会战领导小组通过组织会战大军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开展“学铁人、做铁人”活动,战胜雨季和严寒,开辟生产试验区,建设油田重点工程,建立岗位责任制,迅速探明大油田,辟建新型石油矿区。 持续3年多的石油会战,共探明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51.3%,共完成财政上缴10.6亿元,除回收投资外,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1963年12月4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