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30万辆车户外过冬 小区停车一“位”难求
2007-11-06 11:17: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树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王俊平画

 

王俊平画

 
车多了,小区里的路窄了。

  东北网11月6日电 时下,有车族与日俱增,停车难的问题随之而来。有数据显示,今年哈尔滨将有30万辆车在户外过冬。原有车库停车位不能满足需求,新开辟的车位价格一路飙升,许多比车辆本身的价格还高。将来的私家车该往哪儿停?有关部门应如何面对?

  车位短缺造成了乱停车

  老居民区没有停车场功能,新居民区停车位严重短缺。这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草坪、人行道板上,甚至防火通道上都停放了车辆。另外,小区内停车还存在着弊病:空气污染和噪音扰民,物业人员对此也很无奈。记者在华风江畔花园小区看到,由于实行封闭管理,许多没有停车位的私家车便停放在小区外的道路旁,有的甚至停靠在公共汽车的线路站牌下。郝先生说,今年天一冷他就开始联系车位,可到现在还未找到,今冬只能将车停在马路上。

  造成车库紧张的原因是汽车和车库增幅之间的巨大差距。据了解,2000年之前建成的小区通常只有车库,很少有地下车位;在2000年之后建成的小区,虽然基本都有了地下车位,但往往一个一两千户居民的小区,只有百余个车位。运华广场物业保安部曲部长说:该小区私家车大约有700辆左右,以前也给车主办证,后来车辆多了,画线的车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车辆停放,谁来的早谁先停。我们正在建的停车场能缓解一下紧张局面,也在考虑车辆增多的问题,怎么管理,怎么应对,正在与多家物业探讨之中。

  私家车停车难带来的诸如治安等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交警车管部门了解到,哈尔滨汽车保有量迅速攀升,目前已经突破50万辆,七成为私家车,每月仍以5000~6000辆新车的速度递增,预计5年后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一位常年上夜班的林先生说:晚上不敢开车去上班,否则,半夜回家就没地方停车了,放在小区的外面,又怕磕碰、偷盗,只好打车上下班。

  记者在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的一些小区采访时,随意走进一个小区就会发现,很多车辆停放得杂乱无章。泰山小区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地说:每次想早点外出,往出开车时,比在驾校考试还难,因为有些好车停在不宽的路两旁,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磕碰,引起纠纷。

  车住的比人住的地方贵

  哈市目前现有车位、车库数量与车辆不成比例。据交警部门统计:哈尔滨市的车位仅有8.4万个,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车辆的停放。今冬,哈尔滨市将有30万辆车在户外过冬。为此,车位、车库出售的价格直线飙升,而且价格几乎都高于轿车的价位。一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有1000多户,车位仅有280个,且每个车位价格在20万左右,即使这样,业主还是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场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随着房价不断攀升,哈市的车库售价及租价上涨,尤其是高档小区、繁华地带的车库,10多平方米售价竟达到30多万元。普通地带的车库售价也在20万元左右,而且还非常紧缺。原来车库租价在600元一个月,租半年也可以,但现在涨到800元一个月,而且最少租一年。

  据哈尔滨一物业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于该小区建设较早,现有的车库、车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车辆。车库难找使私家车冬季在小区内乱停乱放的现象增多。泰山小区的物业人员告诉记者:小区业户入住4年多了,地下拥有几百个车位,很多车位一直闲置,今年随着车辆增多,有车族也意识到车辆停放安全和过冬的问题,这几天那些闲置的车位卖得很好。目前,他们已着手规划停车问题,出入车辆办证管理。

  欧洲新城的东方物业负责人说:我们实行了封闭管理,大部分的车都停放在车库里和小区规定的停车位。对来访小区的客人,我们设定了临时停车场。承包该小区车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地下停车位有1000个左右,现在还有一些停车位,年租金6000元,买断18万(使用权),12月份还要增加立体停车位,机械上层11.8万,下层12.8万,建成后能停放300辆,能够暂时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专家:向空中和地下发展

  哈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停车场管理科负责人说,停车难的问题要想治本,一:在建设新区和商服时,必须规划出一定的停车比例。将来多发展永久性车位和非占道车位,减少道边停车场;二:对于老城区解决的办法是,在满足行人通道的情况下,画出停车位;三:应该由相关部门投资,依法规划,兴建大型的立体智能停车场,缓解车辆户外过冬的难题。

  目前,哈市的一些小区车库与住房比不足10%。有关人士建议,新小区在建设规划,应按一定比例来设计车位,强制开发单位在新建项目上的停车场面积必须达标,将是缓解小区停车难的关键。解决停车难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空中发展建立体停车楼,要么向地下发展建地下停车场。而一些闹市区和老城区,由于原有的街道布局,老建筑很难实行改建和扩建,而建设占地小、容量大的立体停车楼,不失为解决停车难的有效办法。停车场作为汽车工业的下游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只有把停车问题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速市场化的进程,才是解决之道。要促使社会资源向停车场地建设领域流动,让车位多起来,使有限的车位发挥最大效益,除了依靠行政手段外,市场的调配作用更需要重视起来。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