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利用地缘优势 发挥对俄人才合作桥头堡作用
2007-12-03 15:17:47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张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人民网深圳12月2日电 在11月30日开幕的2007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专门开辟的独联体机构展区格外引人注目,100多位俄罗斯、独联体及东欧的专家带着高科技项目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人才交流盛会。

  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副局长耿嘉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次参会的专家大约有一半是黑龙江省外国专家局作为展会的承办单位专门邀请来的。他们中有院士、通讯院士,共带来高科技及实用技术项目120多个。耿局长说,黑龙江省在发展对俄人才交流上,既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又有地缘及人文优势。黑龙江省提出建设人才兴安岭的口号,在引进国外人才方面,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在对俄人才交流合作上的优势,当好对俄合作的桥头堡,立足黑龙江,辐射全国,为全国的智力交流和人才工作服务。

  据了解,黑龙江省作为与俄毗邻的边境省份,对俄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做得比较早,同时也受益匪浅。这次通过黑龙江介绍来的俄罗斯、独联体国家参展机构带来的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过黑龙江和俄方协商合作或正在执行中。“介绍这些项目来,主要是实现和其他省份的资源共享以及和国内其他地区人才与技术需求的对接,拓宽中国对俄人才与技术交流合作的渠道。”耿嘉志强调。

  中俄专家共同参与的核电项目即1000兆瓦以上级的半速核电汽轮机组技术合作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该项目被列入中俄战略合作框架之中,也是第十次中俄总理会晤时签定的合作议向书中所纳入的项目之一。 1994年开始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硅酸研究所与哈电站集团等单位开始合作,从一开始的电机到目前已进入1000兆瓦以上级的半速核电汽轮机组的设计技术研发阶段。这个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国家核电项目的发展,为实现2020年以前建设13个核电站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及智力支撑。

  耿嘉志认为,黑龙江省的对俄人才交流合作在工业、农业和畜牧业领域前景广阔,但要解决好合作渠道和形式问题,下一步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在黑龙江省建立俄罗斯专家工作站,现场解决深层次技术问题;同时将黑龙江省的对俄农业中心、对俄工业技术中心、对俄信息中心通过人才库的形式进行整合,与外省市形成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搭建更多的平台展示俄罗斯技术项目,邀请省内外企业前来洽谈,实现人才需求与技术项目的对接,积极发挥对重大合作项目的牵引推动作用,做好黑龙江工作的同时为全国引智工作服务。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