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经济参考报]"虚拟企业"理念成就哈市工作新模式
2008-01-03 07:50: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韩世峰 孙英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电 《经济参考报》日前刊发关于哈尔滨市经委创造性为企业服务的报道《“虚拟企业”理念成就哈市政府工作新模式》,其全文如下:

  哪些是企业能做的?哪些是市场能做的?哪些是政府能做的?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以主管工业企业为职能的政府部门———经委,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运用“虚拟企业”这一新理念,创造性地为企业开展服务,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工业企业产品间相互配套、产业上相互协作的新模式。

  新的角色定位催生“虚拟企业”理念

  随着企业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变化,政府职能必然要发生改变,可是转向何方,这一度成为哈尔滨市经委最感困惑的事情。经过思考和探索,他们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了位:着力打造全市工业经济决策的“参谋部”和服务工业企业的“大平台”。为适应这一新的角色定位,他们将“虚拟企业”理念应用于工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依托工作理念的创新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

  “虚拟企业”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跨地理空间信息传递、管理的新的组织形式。它突破了现有体制条件下的组织界限,全面整合区域工业企业的加工能力、营销渠道等资源,形成非法人的企业联盟实体,进而把各种实用信息及时传播下去,把外地企业的采购计划吸引进来,把地方企业的加工能力有效利用起来,为本地企业联合接收产品订单创造条件,从而实现虚拟平台的实体运作。

  哈尔滨市经委主任朱文玮说,他们构建“虚拟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大平台,探索企业资源、社会资源、行政资源的优化分工与整合,把单个企业办不到或者办不全的事情揽过来,帮助他们连接好产业链条,实现配套生产,从更广阔的产业体系中找准定位、获取利润,进而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虚拟企业”培育起风电产业链条

  哈尔滨市经委抓住国家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机遇,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构建“虚拟企业”的首战战场。

  为此,他们组织召开了推进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企业和科研界人士振奋不已,达成共识。哈尔滨市经委迅速决定,组建哈尔滨风电“虚拟企业”,对风电装备设计、生产、总装等资源进行整合。其中,成套机组总体设计方案由哈电站集团、哈飞、哈工大等单位研发;风电主机由哈尔滨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生产;风电功率变换器及控制系统由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等单位生产配套;风电叶片由哈尔滨庆缘电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生产。同时明确了风电塔架、风电动力变速器、风电轮盘式滑动轴承等配套产品的生产企业。

  目前哈尔滨市风电产业规模和集群正在快速形成,有望在“十一五”末期建成50万千瓦风电生产基地。

  整合部门间分工推动多领域对接

  哈尔滨市经委副主任冯德让对记者说,随着“虚拟企业”范围扩大和业务增加,经委原有的部门设置已不能满足需要。为进一步提升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调控能力,他们整合内部各处室力量,按照行业和产业不同成立了工作推进组。

  负责联系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的推进组对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针对企业反映的科研力量不强的问题,组织了某科研所人员与该企业人员的会谈磋商,使双方对有关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此举不仅使这家科研所扩大了生产能力,也使哈飞汽车加速推进了部分配件的国产化进程。此外,哈尔滨市经委通过推进组的推进,还重点解决了哈尔滨动漫基地发展、宾县兴宾空气动力汽车项目启动、方正高新纸业启动等问题。

责任编辑:岳同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