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0日电 1月4日,在北京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齐齐哈尔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至此,齐齐哈尔市已连续七次荣膺省级双拥模范城,五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
齐齐哈尔市具有光荣的拥军传统,双拥工作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市一直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构筑组织领导机制,切实保证双拥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双拥工作机构2578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双拥领导体系,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三年来深入部队500多人次,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80多个。
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始终坚持把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作为双拥创建的基础工程来抓,把国防双拥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对领导干部、青少年、民兵预备役人员三个层次进行了重点教育。全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政府还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纪念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和平广场”,同时投入200多万元,在博物馆辟建了大型国防教育电教化基地。
抓好优抚优待政策落实,扎实推进拥军优属,是齐齐哈尔市做好双拥工作的着眼点。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这个市在实行统筹结合安置同时,采取鼓励自谋职业、政府保底安置办法,自2004年以来,安置退役士兵2150人,自谋职业806人,对自谋职业的转业军人补助标准由每年7500元调整到1万元。同时,在全省率先提出鼓励、扶持军官家属自谋职业,先后为370名军嫂办理自谋职业优待证,减免各种税费76.5万元。对军人子女跨学区选择公立学校的,免收择校费;报考高中可享受优待。三年来,全市有452名军人子女进入重点学校就读,有261名子女中考减免各种费用165万元。
动真情、使实劲、办实事,构筑双向服务机制,使齐齐哈尔市双拥工作出现崭新局面。全市从科技、智力、物资、法律和社会五方面加大拥军力度,积极支持部队建设。驻军部队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扶贫帮困、公益事业、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为第二家乡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以来,驻军单位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帮扶贫困学生382人,共建中小学275所,共建街路51条,帮助灾民维修房屋230间,捐款捐物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