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4日电 家住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晨光路的徐青山大爷如今是喜上眉梢,他指着新修的800多米柏油路高兴地说:“你看这马路多平整,多漂亮,再也不用担心摔着绊着了。”
近日,在加格达奇区采访,记者处处都能感受到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给老百姓带来的喜悦。在这里,一项项关爱民生之举,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真正享受到了实惠。
全区10件实事,件件关民生,事事系民情
2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端上了新饭碗、乡村通上了柏油路、4619名贫困学生不再为学费而发愁……去年,加区的10件大事实事,件件关民生、事事系民情。
截至目前,全区共累计为684名农村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65万余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为4511户、9079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708万元,将农村低保由过去的人均年保障168元提高到400元;去年,共免除中小学学杂费123万元,为农村253名住宿学生补贴12万元,并有165名特困学生得到了补助……
去年,加区区委、区政府还对社区职能进行了重新调整,确定了民政、计生、卫生等8个部门常驻社区挂牌服务,公安、文体、工商等6个部门定期到社区开展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更值得称道的是,各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去年得到了完善,各社区网站都开辟了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社区论坛等近20个专栏,基本涵盖了社区的政务工作和群众生活所需的服务内容。尤其自“社区论坛”栏目开通以来,已拥有会员1100多位,居民帖子总数达到1700余个。仅通过这个栏目,就为居民解决吃水、用电、行路、环境等方面的困难120多个,答复群众咨询的信息1000余条,使居民的难心事儿、烦心事儿得到了解决,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的激化。
打造一流环境,百姓安居乐业,客商纷至沓来
一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加格达奇区投资1800多万元改扩建了雁来大街、光明路等12条街路,使540株云杉、旱垂柳等乔木落户于此,对城区路面和步道板及排水沟进行了大面积维修,在北山公园修建了一条277米的木栈道……
已经在西小河边上住了十几年的刘大妈说:“这些年似乎都已习惯了这儿的脏和臭,真想象不出来,将来这里能变成什么样子!”
去年,加区政府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昔日的垃圾沟将变成最具活力的城市景观带!”为了这一句承诺,刘大妈和这里的411户居民主动搬迁。他们坚信,政府投资6000余万元进行的西小河综合治理工程绝不会是一句空话。
经过紧张的施工,目前,西小河改造的清淤、护坡的基础部分已经完工,堤路、绿化等其他工程将于今年6月末全部完成。到那时,从入甘河口上溯长度近4000米、总面积为178.86公顷的西小河区域,将建成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与现代城市文明相互渗透与交融的景观带,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加区市民的用水质量将得到极大提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已引来大项目13个,预计总投资43.1亿元,其中蓝莓饮料加工、瓦楞纸生产、山野产品深加工、电线杆生产、玩具生产、煤转油、北药开发、大豆深加工等10个项目已经落户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的五星级酒店——加格达奇金马饭店将于下半年完工。另外,计划投资35亿元的包括铅锌冶炼、木制纤维和龙园小区开发在内的3个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今天的加格达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