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中国历史上的白银货币 “承安宝货”失而复得的国宝
2008-01-15 06:02:4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任清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5日电 在哈尔滨市钱币博物馆展出的众多展品中,有3枚银锭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金代的“承安宝货”。

  据介绍,“承安宝货”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白银货币,发行地就在哈市地区,但当时铸量很少,流通时间也很短,到目前,国内仅发现了15枚,因此用价值连城来评价“承安宝货”毫不为过。“承安宝货”形制为束身圆头板形锭,表面略内凹,錾刻有铭文“承安宝货一两半”字样。

  据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市钱币博物馆馆长刘云才介绍,1994年7月13日,宾县境内大雨引发洪水。在光恩乡长兴村让子山屯,一农民到地里查看自家被淹的农田时,意外地在河床旁的洼地处发现了被水冲出来的“大定通宝”之类的大钱,还有几枚银锭。附近村民们听说后都好奇地跑过来看,大钱、银锭被村民“捡”走。8月8日,县文管站得到消息,立即到屯子里调查。村民反映,银锭上好像有“承安”字样,别的字就不认识了。难道会是“承安宝货”?那可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而地下出土的文物应该归国家所有。文物部门迅速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当地政府和派出所的配合下,文物部门走访发现当时的“承安宝货”一共有7枚,虽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些银锭已经被闻讯而来的文物贩子收走了,知情者透露,其中3枚可能流失到了哈尔滨。民警迅速出击,很快在哈市发现了3枚银锭的“踪迹”,并顺利收缴。而另4枚据说被卖到了贵州。民警不辞辛苦赶赴贵州,历时3个月,终于将4枚珍贵古钱币全部追回。

  如今,这7枚罕见古币中的3枚就陈列在钱币博物馆里。为了保护好这些稀世珍宝,有关部门特地从外地订购了3台专业的展柜。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