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礼是必备之品。送老人、送亲朋、送孩子,人们为办什么年货、送什么礼费心思。
东北网1月20日电 春节这个商机“大炮仗”,已经被急不可耐的商家率先点燃。许多超市都开辟了“年货一条街”,各种年味十足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更是此起彼伏。会展中心还推出了哈尔滨“年货大集”吸引市民前往购物。正在选购年货的市民刘雪梅对记者说:“其实现在节日期间买东西非常方便,购年货只是沿袭下来的传统习惯。采购年货才有年味。”记者采访中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办年货送年礼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如今年货也要赶潮流了。
下乡订“笨猪”,“绿色”
“民以食为天”,生活水平再提高,老百姓花在食品上的花费还是“大头儿”。原来过年排队买肉,现在过年提前一年雇人定向“养肉”。
市民秦先生近日刚从幸福乡拉回他雇农户养殖的“笨猪肉”。秦先生雇郊区农户养“笨猪”已经有两年了。他说:“每年春节前去取猪时,就预订下一年春节的‘笨猪’。每到年前,哈尔滨周边村屯自家养殖的绿色猪都会被哈尔滨市民预订一空。今年我订的猪长到了150公斤,买这头绿色猪要3000多元,虽然并不便宜,但农户当着我的面儿把猪杀了,分割好,装好袋,新鲜放心,拉回城里分送给亲戚朋友当年货,非常受欢迎。”
据了解,许多市民都开车下乡采购“笨猪”、“笨羊”、“笨蛋”、“笨鸡”等年货。尽管今年从农户手里订“笨猪”,整猪的价格从去年的9元/公斤涨到了23.6元/公斤,但市民的热情不减,纷纷提前下乡求购,怕到年前没货。
互联网上办年货,省事儿
一种属于年轻人的办年货方式时下非常流行,不少时尚的年轻人只需在家中用鼠标轻轻一点,便免除了在商场里的拥挤、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等麻烦,把年货办回了家。宋冰是个网购高手,近日从网上买了不少年货,家居用品、衣服、春联、小家电……她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许多购物网站开始推出打折促销活动,还真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
据了解,年轻人和时尚人士非常乐于网购,他们说网上品牌非常全而且还有很大的折扣,送货上门,很省事儿。
散客也要搞“批发”,实惠
许多市民改变了“进菜场、进商店、进超市”的老习惯,转而奔向坐落在郊区的大型批发市场,“分门别类”置办年货。“这里东西好,价格低,买得放心!”黄晓红这几天开车到哈达批发市场“踩点”。她说,这里的海鲜又新鲜又便宜,水果的品种多,也比市面上便宜。她准备年前多批几份年货,自己留一些,其他送亲朋。
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哈尔滨果菜集散地成为有私家车的市民团购年货的好去处。记者在“哈达”停车场看到,除了货运车、面包车外,大量的是小轿车。多年来,批发市场的顾客对象一直以进货商家、商贩为主,大批量的出货保证了批发商的利润。但是,现在的批发市场里走进了更多的零散顾客,吸引这些普通市民的,不仅是齐全的货品种类,还有比市面上便宜好多的“批发价格”。对于散客的“涌入”,批发商也乐于做小生意。精明的商家将一些南方蔬菜、进口水果、各种菌类打成包装礼箱出售,非常受市民欢迎。市民张女士在这里看好了菌类礼盒,打算年前来买两箱,送给婆婆家一箱、妈妈家一箱。
自制食品成好礼,亲切
粮食局退休职工王炳辉已经开始忙年了。他先到超市买了10斤肉皮,用水泡再用小镊子一根根地拔毛,再放到锅里煮。为了这锅皮冻,王师傅已经忙了三天了。他说家里的亲戚都喜欢吃他做的皮冻,今年他多做点冻,年前分送给亲戚一起分享。医院的退休职工安顺玉是朝鲜族人,她做的辣白菜特别好吃,今年她又做了两缸辣白菜准备送给亲朋好友。她说:“现在谁家都不缺吃穿,但是用诚意做的美食是送给亲朋最好的礼物。”
新年礼品也“奥运”,时髦
在哈尔滨几个大商场“北京2008年奥运会文具独家供应商”的货架前,很多顾客在驻足挑选奥运商品。市民王女士订购了一套奥运生肖金银牌,她说:“这类奥运商品将奥运会和新年贺岁结合在一起,很有收藏价值,准备送给父亲做新年礼物。”此外,带有福娃造型的折叠贺卡、钥匙扣、毛绒玩具,都深受市民青睐。“福娃五福临门贺卡”、“奥运纪念学生套装”、“奥运纪念办公套装”等成套商品也销售不错。销售人员告诉记者:“2008年是奥运年,奥运特许商品的销售升温。奥运商品已成为今年过节的流行礼品。销量明显上升,单位团购人群增多。”
理财年货走上场,免俗
在媒体工作的杨女士对过年送礼非常头疼,很多时候都想送钱,但又觉得给钱太“俗”。她说:“现在儿女的孝心不能在平日里给予太多的表现,大多数人指望着过年给父母们献上厚厚的礼品、吃穿用一条龙,实在想不出什么就送现金。”杨女士最后决定给父母各买一份健康险。
哈尔滨铁路局退休职工吴凤莲说:“去年孩子帮我们在旅行社订了春节到海南的旅游团当年货送给我们,今年女儿竟买了5000份基金当年货,说明年还能生‘小基’。”
礼品和年货在以前只是一种春节的符号,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和扩展,这些实惠又时尚的礼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亲情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