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4日电 20日上午,齐齐哈尔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落实相关民生工作的推进方案》落实问题。
此前,市长刘刚安排部署劳动、民政、社保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养老、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方面的便民政策和措施,以便从快、从优地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由此制定出《落实相关民生工作的推进方案》。
该方案包括10方面内容:
一、对已参保的21.3万名应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春节前养老金足额发放;按国家和省关于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的要求,对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春节前发放到位。
二、从1月4日至3月底,开展“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在2007年开发8472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再拿出部分公益性岗位专门解决40、50人员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挖掘潜能,通过再就业培训、开发新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中新出现的未就业人员早日实现就业。
三、强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全市参保居民已达11万人,在国家、省、市补助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参保居民于1月1日正式享受待遇,政府要求市医保局力争在3月底前使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
四、保障失业人员利益,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通过综合考虑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衔接,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市政府将市区失业保险金标准由200元提高至260元,各县(市)失业保险金由现标准提高至180元。从今年1月份开始,失业人员将按新标准领取失业保险金。
五、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检查,保证农民工带薪回家过年。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实行快速立案、快速调查、快速办理。同时,启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在春节前,对工程单位确有拖欠、又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用工资保障金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确保来齐打工的农民工都能带薪回家过年。
六、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经认真测算,省政府批复,齐市于1月份正式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市区最低工资标准为525元,比调整前提高了50元;讷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由400元提高至440元;其它各县由380元调整至420元。同时,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市区由3.55元调整到5元;讷河市调整至4.3元;其它各县调整到4.2元。
七、对29.17万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人员,春节前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资金。春节前,对城乡困难群众因物价上涨而发放的补贴要全部到位。城市低保人员每人每月补贴29元,一次性发放两个月的补贴;城市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及农村低保人员一次性补贴40元。
八、通过救灾救济活动,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政府要求,要及时足额把向上争取到的1420万元冬令救灾资金发到灾民手中,真正做到救灾资金发放的公平、公开、公正。
九、严格执行抚恤补助金标准。对15209名重点优抚对象,要按提高后的抚恤金补助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并认真抓好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
十、慰问城乡低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春节前,市政府将拨付830万元,对市区41628户低保对象进行专项救助,每户发放补助费200元,用于购买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将对2201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慰问。
在专题研究《落实相关民生工作的推进方案》的市长办公会上,市长刘刚强调,民生问题是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党中央积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各县(市)区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人人关心民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做出的承诺要确保及时兑现,要切实把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让群众高高兴兴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