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电 不少家长慨叹:如今孩子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上重点高中,更难。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黑龙江省正积极采取种种措施,包括政府加大投入、改革办学管理体制、扶持薄弱和农村高中发展、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加快推进课程改革等等,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瓶颈问题有望在两年内得到解决。
据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姜同河介绍,近年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2年的34.7%增长到2007年的62.96%。但与高等教育入学率80%、初中阶段入学率98.73%相比,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依旧偏低的现实,仍然影响着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
分析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滞后制约政府投入不足,致使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普通高中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优于偏远落后地区,差距非常明显。黑龙江省县域高中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规模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普通高中。二是校际发展不均衡,教育质量相对较高的优质高中数量仅占高中学校总数的1/3左右。这种状况所导致的高中择校现象,给教育公平原则带来了挑战。姜同河特别提到教师编制不足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他说,黑龙江省现在高中教师压力过大,队伍不稳,流动性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师生比已经达到1:16.2,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13的标准,已经接近了教师能够承受的极限。特别是县城以下学校,受经济环境影响,人员编制由地方编办采取总量控制,学校引进新教师,必须经过编办人事、财政、教育行政部门和编办同意,为节省财政开支,教师引进非常困难,教师超负荷工作现象非常突出。
从孩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求知的渴望。宋文鹏 记者 邱成 摄
据介绍,为解决区域之间、校际之间高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省教育厅确定今年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继续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调整高中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校均规模争取达到1350人,提高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进一步解决高中瓶颈问题,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着力推进县域高中教育,努力追求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将县域高中发展作为高中教育的重点,整体规划、合理调整高中布局结构,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县域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一是鼓励名校采取兼并等形式改造薄弱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二是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薄弱高中的改造、改建,举办有规模、高质量的普通高中;三是合理规划县级及以下高中布局,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拨款和贷款相结合,学校贷款政府贴息、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入等形式,重点建设一批县级及以下农村普通高中;四是从政策上鼓励薄弱普通高中走特色办学之路,发挥特色优势,增强学校实力;五是为了稳定教育教学,保证教育质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本科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为薄弱学校输送、培养师资和管理人员,加强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省教育厅还将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力争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发展比例相当。姜同河谈到,通过种种举措,经科学测算,2年内黑龙江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达到70%以上,高中瓶颈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名词解释
高中毛入学率
一个阶段的适龄升高中的人口和同一阶段真正上高中的人口比
相关数字
(一)
2002年,普通高中的毛入学率23%,初中学生升高中的比例为30.85%
2003年,普通高中的毛入学率47.1%,农村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只有5.02%
200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7.64%,初中学生升高中的比例为54.02%
200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2.96%,初中学生升高中的比例为69.78%
(二)
2005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583567人,普通初中在校生数1695832人,高中在校生占初中在校生比例为34.4%
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数607254人,普通初中在校生数1462655人,高中在校生占初中在校生比例为41.5%
(三)
全省有普通高中475所(其中城市普通高中216所、县镇普通高中200所、农村普通高中59所),社会力量办学高中99所,在校生61万人,师生比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