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百姓消费悄然转变 黑龙江省消费升级信息
2008-02-25 14:14:5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绍山 谭迎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5日电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商家赚了个“盆盈钵满”,据对哈尔滨市18户重点监控企业的监测结果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商品销售总额实现9941.8万元,同比增长30.2%。大型商场、超市日均客流量比平日增三成。消费品市场火,旅游火,酒店火,节日消费红红火火。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举突破万元大关,农村人均纯收入越过4000元关口。百姓腰包鼓了,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会赚钱更舍得花钱”,消费支出数额大幅增加,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7519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高于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五年内消费涨幅首次超过收入涨幅。钱包鼓了,消费冲动增强,置房,买车,换家电,过去不敢奢望的高档消费品,如今进入寻常百姓家,吃、穿、用、住等物质需求已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切实感受到自身的生活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腰包鼓了、系数降了、吃的营养了、用的高档了、住的舒适了、出行方便了、学历高了、信息灵了、旅游热了、寿命长了、心托底了,幸福指数高了,这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春节刚过,在哈市邮政部门上班的王燕就张罗着找家装公司为年前拿到钥匙的新居设计装修方案。说起家装,王燕可是个“行家”,这已是2000年以来她家装修的第三套新房了。1992年,王燕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市,和大学同学结婚后一直租房住,到1997年爱人单位分了一个半地下室的房子,两个家在外地的“无房户”欢天喜地地搬进“新”居,这一住就是三年,见不到阳光的日子让一家人吃尽了苦头。1999年末,两人终于咬咬牙在红旗小区买了40多平方米的住房,房子不大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一家人很知足。2002年,王燕单位集资建房,她分到了一户80平方米的住房,王燕说她当时想这套房子肯定能住好久,装修上特别下功夫,折腾了半年才住上,美中不足的是天天要爬七层楼。去年爱人的饲料公司效益特别好,他们又花了80多万元买了邻近松花江边的一个高档小区的20楼。王燕说,一想到以后天天不用上下爬楼梯,她就特兴奋,恨不得马上住上这高层“电梯房”。

  和王燕有类似“幸福”经历的市民不在少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2000年以来,随着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和银行业对购买商品房信贷支持门槛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明天的钱装点今天的生活,房子新了,面积大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1.5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35.5%和17.5%。城镇基本实现住房商品化,2007年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比重达到90.7%,比200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拥有单元式、单栋配套住宅的比重和农村居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所占比重均比2000年大幅提高。

  住宅功能完善起来,居民生活变得方便、舒适,到2007年哈市99.8%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取暖,有少数居民家庭使用电膜等现代化方式取暖,100%的居民家庭燃料实现气化。伴随住房的改善,一向“粗枝大叶”的农民也开始“讲究”起来,住房装修已经在部分富裕农户中流行起来。

  家电越换越勤有车族队伍壮大

  2000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扶持农业生产等政策,城乡居民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和9000元关口,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45元,比2000年增长1.1倍。

  农村居民也从结构调整和国家“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倾斜下收益匪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于2004年突破了3000元大关并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冲破4000元关口,达到4132元,比2000年增长92.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2007年底,已达4478.2亿元,比2000年末增加2192.7亿元。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只有6003元,2007年达11712元,比2000年增加5709元。

  百姓腰包鼓了,家电等家庭耐用品拥有与更新速度越来越快。2007年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淋浴热水器36.11台、微波炉32.71台、空调器7.26台、家用电脑34.39台、移动电话134.45部,分别比2002年增加13.17台、20.04台、3.61台、24.51台和94.4部。哈尔滨市2007年洗衣机每百户拥有量达到97.8台,拥有电冰箱97.2台,拥有彩电106.6台。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也走进了个别富裕农户家庭。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影碟机49.1台、微波炉3.2台、移动电话93.6部,分别比2000年增加38.7台、3台和90.4部。

  在收入增长和市场竞争商品让利打折促销的有利条件下,加之部分家庭购买新居,城镇居民加快了装备家庭的步伐。调查表明,2007年人均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56元,比同期增长11.4%。

  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对全省2250户城镇居民家庭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者和年轻人已经把购车当成了首选的消费目标,截止到2007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03台,同比增长了31%,全年人均购买家用汽车消费支出达39.4元,同比增长了56.5%。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由2000年末的54.5万辆猛增到2007年末的123.6万辆。

  2000年以来,全省陆海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建设得更加完善,机票打折、火车提速、公路四通八达使得人们的出行效率明显提高,用于交通方面的支出也大幅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支出为321.53元,比2002年增长1.17倍,人们的空间距离相对缩小,出行更加方便。

  旅游热信息灵教育投入长本领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从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对比看,2007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家庭为35%,比2000年下降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由2000年的44.3%下降到2007年的34.6%,下降9.7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吃”在全省城乡居民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们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有更多的钱用于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旅游、教育等方面。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消费升级趋势愈发突出,享受型生活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0年以来,随着“黄金周”假期的实行,旅游环境的改善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老百姓有了钱也有了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放眼观看外面的世界。不仅省内游、国内游火爆,越来越多的人还“周游列国”,旅游正成为广大群众的消费新时尚,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加。2007年旅游和个人装饰用品的消费增幅居8项消费之首,人均支出311元,同比增长24.1%。2007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656.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9.3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4倍和2.1倍。

  截止2007年底全省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111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1449.2万户,分别比2002年增加446.2万户和791.2万户;2007年底黑龙江省电话普及率达到67.1%,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8%,比2002年底增加了32.3%和20.7%。全省有线电视用户达397.7万户,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6%和98.8% ,分别比200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2007年,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99万户,比2000年增加268.8万户,手机几乎达到普及。2007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交通和通信人均消费746元,比同期增长12.2%。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中,同时也引起了政府和个人对教育投资空前的关注。2007年,全省教育事业费支出199.8亿元,比2000年增长3倍。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在继续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由2000年的7.6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9.6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63.5万人。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城镇住户处金刚处长说,国家在社会反响仍较强烈的教育问题上做出了重大举措,在继续规范教育收费和遏制教育乱收费的同时,又做出实行中小学教育免收学杂费,同时还将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免收学杂费基础上再免收书本费的决定。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938元,比同期提高11.2%,其增幅平稳正常。“留金钱不如长本领”的观念也使家长们主动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孩子和自身的本领,教育投入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关注健康社保心托底人增寿

  海林市三道镇振兴村农民卢宝林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者,前不久儿子腰间盘突出做手术,由于参合医疗费用报销了1000多元钱。卢宝林感慨地说,想当初还是在别人的极力动员下才掏出10元钱参合,没想到就是这10元的投入给儿子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全家的难题。

  金刚处长说,他感触最深的是全民保障事业现在已由政府强制到百姓自愿,这种消费意识的转变不仅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同。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越来越重视医疗保健,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

  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730元,比2000年增长1.1倍;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9.7%,比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07年哈市人均滋补保健品支出为116元,比2000年增长3.2倍。2007年,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2000年增长32.5%,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也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2007年全省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8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32.3张。受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和带动,近年来黑龙江省群众体育运动高潮迭起,2007年全省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达355万人。

  各级政府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缓解了人们的后顾之忧。2007年末,全省有830.2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比2000年增长63.8%;有763.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2002年增长94.5%。全省有145.9万城镇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比2000年增加132.2万人。另有46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312万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有88.4万农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

  伴随着医疗、体育、卫生和社保事业的发展,城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2006年已经达到73岁,比2000年增加0.6岁。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