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糖厂棚户区:这里诞生中国首家民族糖厂
2008-02-28 09:35:3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陈海燕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8日电 有人说,棚户区是城市脸上的疤;还有人说,棚户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透过棚户区破败、脏乱表象,往往可以追索、寻觅、复原城市的“原生态”。在棚户区走向现代化城区的同时,那些鲜活的历史将成为城市的永恒记忆。

  随着哈尔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启动和松浦跨江大桥的动工,作为哈尔滨最早的人口聚居区之一、与中国民族工业第一家机制糖厂相伴而生的糖厂棚户区重新引来人们的关注。近日,记者走进糖厂棚户区进行寻访。

  现状 炉渣高出地面1米多

  糖厂棚户区内的大部住宅都是低矮的平房,曲折狭窄的小路上堆满着炉渣,还不时可见大垃圾堆,由于炉渣年复一年地堆积,地面已比周围房子地面高出1米多,有些甚至与老房子的屋檐平齐。

  居住在这里的糖厂老职工、78岁的聂开顺说,他19岁从吉林来哈,就一直在糖厂工作,50年代分到了一间板夹泥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直住到现在,最多时住过6口人。老房子没有上下水,要自己生火取暖,夏天怕雨水倒灌,冬天怕水管冻裂。现在只剩下老两口在这里居住,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动迁,住上新房。

  历史 中国人自办第一家机制糖厂

  对棚户区的居民来说,老糖厂的辉煌是他们难忘的记忆。位于松浦镇的黑龙江省哈尔滨糖厂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机制糖厂,始建于清末。

  据《哈尔滨糖厂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地方官员花翎二品衔奉天候补道李席珍、花翎候选知府王沛霖,为实现“抵制外货,换回利源”之目的,发起创办中国民族工业第一家机制糖厂。李席珍、王沛霖主张专集华股,不集洋股,同国人自办。他们筹集银元80万元,从德国进口全套甜菜制糖设备,在松浦建厂,定名为“富华制糖股份有限公司”。3年后,由于资金不足,由清朝东北三省地方政府收归官营,于1914年竣工投产。

  东北解放后,糖厂于1948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74年改名为“黑龙江省哈尔滨糖厂”,长期雄踞国内甜菜制糖行业大型骨干企业之列,其生产能力最高达到日加工甜菜2000吨。到1990年,全厂职工人数近3000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制糖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哈尔滨糖厂因甜菜原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落后而停产,并于2001年实施了政策性破产。

  此后,糖厂厂区被黑龙江科技学院买下,现已成为大学校园。居住区则演化成今天的糖厂棚户区。

  特点 有时代印记的“拼命楼”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棚户区内散落着几座简易的红砖楼。据当地居民讲,这些楼一共有6座,是上世纪80年代起糖厂陆续修建的宿舍楼,由于这些楼的分配在当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分别被当地居民称做“红眼楼”、“拼命楼”、“干部楼”、“接高楼”等等,这些名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别看我上了楼,也一样盼着拆迁。”77岁的当地居民王连奎说,“房子没有集中供热,环境也不好,我最大的担心是拆迁轮不到我们这些楼房住户。”王连奎曾是糖厂安技科的副科长,当年住上楼曾让全家欣喜若狂,现在一家5口人仍挤在宿舍楼中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当得知这些简易楼也在拆迁之列时,王连奎连声叫好。

  1600户居民将搬家住进“花园”

  据松北区棚改办主任贾永福介绍,糖厂棚户区已被列入松北区今年的棚改项目,拆迁范围为南起松花江江堤、北至哈呼公路七公里处、东起糖厂铁路专用线和科技学院、西至松浦水干渠。棚户区占地68万平方米,拆迁面积20多万平方米,拆迁户数1600户,其中原糖厂家属区占了一大半。

  据了解,居住在糖厂棚户区中的1600户居民中,还有近700户的太阳升村农民,按照拆迁规划,他们将迎来人生中两个大跨越:在住上新楼房的同时转变为城市居民。

  新的安置房建在什么地方、怎样建,这些都是棚户区居民最关心的事。贾永福介绍,糖厂棚户区基础设施差,市政配套不全,房屋破损老化、年久失修,群众居住水平低,早日拆迁是一项民心工程。由于该地段位处连通道外二十道街的松浦大桥的引桥区,腾出的土地将主要用于桥区和绿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因此动迁居民将异地安置,初步选址在临三环路一处交通方便的地块。

  贾永福透露,安置小区将是一座绿化率不少于40%,容积率不超过1.4的花园式社区,以松北镇的前进家园和金星小康社区为参照,新建的安置小区在配套设施及绿化标准上不会逊色于二者。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