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春冰城“第一沙”飞不起来
2008-03-14 11:10:1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鲁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永和村后三家子屯靠近拉林河畔的沙地上,成排的杨树即将发芽。
永和村三个自然屯的沙化程度得到缓解,其他村屯依然存在沙化的困扰。

  东北网3月14日讯 2002年春季,冰城遭遇3次沙尘暴袭击。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取样化验:两次沙尘暴的沙尘和双城市韩甸镇拉林河北岸的沙尘吻合。13日,记者6年中第三次来到这处被称为哈尔滨市第一沙源地看到:大片的杨树林、柳条通阻挡着西南风。当地78岁的村民李玉自信地说:“今年春天,这儿的沙子不会再飞起来了。”

  如今:沙地种树已成林

  约50年前,双城市韩甸镇永和村沿拉林河北岸一线,还是水草丰美的沿河滩涂。十年后,处在西南风下风口的拉林河“滚江”开始严重,河岸北移,永和村后三家子屯的百余户农民开始迁移,但依然在沿河开荒,将树拔起,平整成耕地,种了没几年,土地开始沙化。到本世纪初,哈尔滨市环保部门统计,仅韩甸、万隆两个乡镇,基本丧失耕种能力的耕地面积就达38607.8亩,受风沙危害面积达8859.8亩,涉及10个村,28个自然屯。

  几年前,记者第一次来这里,看到坝内耕地的垄沟已经被沙子填平,沙化严重的耕地挖到30厘米仍看不到黑土;第二次来这里,沙地上种上了树木的大苗,耕地上的沙子还残留着薄薄一层;如今,记者第三次来到这里,站在河坝上,看到近处的沙地上密植着高达3米的银中杨,远处的河滩也密植着红色枝条的柳条通。曾经沙丘连着沙丘的拉林河北岸,有的树下如今已经长满了蒿草。永和村前三家子屯的河坝内,早先农民的开荒地上,两年前种上的柳条通今已成林,高达两米。

  秘诀:众人共下一盘棋

  2002年,双城市林业局在河坝内种植了四排白杨树,达上万株。如今,这片速生白杨林存活下来的已经高耸入云,胸径均达到了20厘米以上。同年,当地政府还在滚江河岸修起了一小段石头护坡。哈尔滨市也将西南方向拉林河3.8万亩沙地纳入《哈尔滨市重点功能区》的统一规划,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规划至今还是想法,做法不过是靠地方政府零敲碎打地投入了48万元,种植了7.5万棵沙棘、22.5万棵杨柳树,但存活率却很低。

  2004年年末,哈尔滨人张海峰找到了永和村村委会主任杨兆文。“你把沿江沙地都包给我,我种树,长成大树有收益了,我和村上三七分。”两人一拍即合。靠着精心和科技种树法,近两年来,小张种了约50万株银中杨、30多万丛柳条通、20多万棵沙棘,成活率竟高达90%以上。如今,每年4至5月,永和村都有100多劳力帮着种树,且再没人祸害树木了,原因是杨树15年胸径就能达到40厘米以上,柳条通两三年就能割条,这种不断树根的办法,不仅使小张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绿化银行”,还让当地村民从中“分红”。记者还了解到,双城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也携起手来,把永和村的做法推广到其他沙化严重的村屯。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教授祝宁表示,韩甸是幸运的,经过媒体报道,有心人在这里不仅治了沙,还找到了生财之道,但拉林河北岸其他沙化带是不是也这样幸运呢?盼着政府早日拿出有效办法,彻底锁住万隆至韩甸段的这片冰城第一沙源地。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