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7日讯 位于哈尔滨市繁华地段的黑龙江省博物馆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门里的参观人群熙熙攘攘,讲解员被围得团团转,馆长不得不参与维持参展秩序;门外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等免费票的人群,一些进不去的小孩子哭闹地向父母撒着娇……
博物馆免费,对于黑龙江这个边疆文化大省来说并不是第一次,然而对于许多普通市民和农民工却是第一次,拆除了几百万市民感受“城市母爱”的门槛,他们见证着博物馆管理的这次革命。然而,免费带来的不仅是市民尽享文化盛宴,还有不断涌现的“免费后遗症”。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使免费的博物馆逐步步入正轨。
门票告急:出入皆平民
“妈妈我要进去,我就要进去……”6岁的赵转转不停地抱着妈妈的腿撒娇,同来的父母焦急地搓着手与孩子商量:“上午的免费票没了,宝宝,咱们下午来好吗?”
这是记者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一个周末见到的场景。许多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由于上午领不到免费票,在门前排起了长龙,等待下午领票入馆。此时的馆内也是人声鼎沸,讲解员在人流的拥挤下从一个景点好不容易挪到另一个景点。“市民们的参观热情很高,采取免费不免票、限制票数的方式,也是为了博物馆和参观者的安全!”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郑秀山说。
黑龙江省博物馆原名莫斯科商场,这座俄式建筑始建于1906年。馆舍面积近1万平方米,藏品10.7万件,其中金代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平头鸭嘴龙化石等展品不仅极具价值,也蕴含着黑龙江自然文化脉络。能够在这里博古探秘,是许多哈尔滨市民难舍的心愿。“我在哈尔滨生活了20多年都没来过,现在免费了过来凑个热闹看看!”哈尔滨市民何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