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六成小学生有不良习惯 过激教育不适用
2008-03-21 07:21: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胡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 学生见到客人不主动问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跑乱闹,在洁白的墙面留下手印、球印及铅笔字迹,随意乱扔糖纸、食品袋。对此,哈尔滨香坊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老师对辖区46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学生行为习惯专项监测。监测中发现,哈尔滨市六成学生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

  据哈尔滨市香滨小学的刘梅老师介绍,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让一些孩子养成了调皮、叛逆的性格。学校规定的校规不知道遵守,少数孩子还会出现故意捣乱的行为。为了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们发现,刻板的校规、校训并不被学生们接受,而一些特色教育却十分奏效。

  17日,在风华小学的大课间时间里,全校的学生们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自编的“学生守则歌”。“学生守则要记牢,文明礼貌显风尚。一要主动问声好,二要谦虚互帮助,三要尊师敬长辈,四要文明有礼貌……”待学生们唱完歌后,还互相向身边的同学们微笑敬礼。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连课间站队、排队进教室,学生们都根据歌曲的节奏一边行进,一边歌唱。

  在兴华小学的校园里,用英语问好的声音已经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该校还将国学和古琴引入课堂,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践行“讲儒雅,懂品位,会做人”的美德。锅炉小学还在全省率先开通了“班主任教师博客”和“家校互动论坛”,利用网络,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据哈市香坊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李向前科长介绍,以往学生发生不良行为习惯时,老师们都会用严厉的训斥、变相体罚等过激的方法进行教育。可实践证明,孩子不但没有改正,反而还会出现逆反心理。为此,各校总结出适应现代学生教育模式的新方法,用“学生守则歌”、“英文问好”、“家校互动论坛”等内容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