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75岁传人讲述正阳楼创始人“闯关东”传奇经历
2008-03-26 06:52:16 来源:  作者:张雷 张旭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6日讯 看着电视剧《闯关东》,75岁的宋广庆脑海中浮现的是爷爷当年闯关东的“画面”。这位“正阳楼”的传人向记者描述时,仍是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这剧就像演我家的事儿似的,当年爷爷就和朱开山一样,把我奶奶和孩子扔在了山东老家,自己‘闯关东’去了……

  “我爷爷当年留了个心眼儿,没直接去关东,先去了北京……”

  先闯京城与王孝庭八拜结交

  宋广庆的爷爷叫宋文治,字换臣,1874年生在山东省掖县苗家镇镡家村的一家普通农户。说起镡家村,这不过是齐鲁大地上千千万万个普通村落中的一个。镡家村多数人家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宋文治家自然也不例外。

  镡家村坐落在丘陵上,地薄土瘦,而且还赶上那些年闹灾荒,不是大旱就是大涝,辛苦忙活一年,收成还不够自家糊口,就更别提磨豆腐了。眼看着年景渐落没个盼头儿,宋文治心里憋屈得慌,他看到许多年轻小伙子都到关外去了,一咬牙,狠着心扔下妻儿也“闯关东”去了。

  当年“闯关东”的人,绝大多数是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子。而宋文治则不同,20多岁的他此时已娶妻生子,还读了几年私塾。仔细权衡后,他留了个“心眼儿”,并没有冒失地直奔举目无亲的关东,而是先去了北京。

  在北京,宋文治读过的几年书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在一家酱肉铺当上了记账先生。在这里他又结识了一位做学徒的掖县老乡,这个人就是哈尔滨正阳楼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王孝庭,字秉先。两人八拜结交成为兄弟。

  宋广庆回忆,小宋文治四岁的王孝庭一直管宋文治叫“二哥”。“我爷爷读过几年书,写得一手好字,还当过账台先生。二爷(王孝庭)有一手做熟食的手艺。俩人一拍即合……”

  同闯关东,山东汉子创正阳楼

  再说说王孝庭,1878年他出生于山东省掖县西由镇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随家人种地,因家境贫寒,由大哥介绍,到了北京一家酱肉铺做学徒。

  宋广庆记得爷爷说,王孝庭在北京先是被派干零活。每天去四里外的市场挑运猪肉,去冰窖往回挑冰,去豆腐房挑豆浆,摘肘子,刮肉皮,架火,煮肉……起早贪黑,又脏又累。王孝庭少言寡语,朴实憨厚,活计干得很出色,掌柜和师傅都很满意,第二年就让他到案子上干活。他处处留心观察,刻苦钻研,虚心请教,很快掌握了肉制品的全套加工技术。

  1906年左右,攒够了本钱和经验的宋文治只身来到哈尔滨“闯关东”,他在道外区北三道街拐角处的一个小平房里开起了个生肉铺。

  1909年,在北京一家肘子铺吃劳金(打工)的王孝庭由于工资低,攒不下钱,也决心闯“关东”,碰碰运气,便来到哈尔滨投奔宋文治,在肉铺当起了伙计。二人发现,在哈尔滨还没有做熟食品的店铺,卖生肉不如做熟的赚钱,两个人还能各自发挥长处。于是,在宣统二年(1910年)农历三月十五开起了酱肉铺,由于工艺是效仿北京熟食做法,便取名“京都正阳楼”。

  宋广庆告诉记者,三月十五正好是宋文治的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也就成了店庆日。

  宋广庆说,当时店里除了宋文治、“二爷”王孝庭两个股东外,还有个叫尹环的大家都喊他“三爷”,他是宋文治的内弟,也是从山东老家投奔来的。

  从此,“京都正阳楼”就将这三个来自山东的汉子紧紧连在了一起。

  “爷爷、二爷和三爷,那么多年压根儿就没红过脸……”

  情同手足百年老店沉浮几代人

  据宋广庆介绍,当年三个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王孝庭主要负责制作,尹环负责采购,而宋文治则在柜台负责售货、记账。有顾客来店里买东西时,宋文治写好单子,在前台一摇铃铛,小伙计便从后堂出来将单子传给王孝庭……

  “牙齿和舌头还有打仗的时候呢!更别说生意场了”,记者想了解三个人之间有没有过红脸的时候?宋广庆老人有些急了,拍着胸脯子跟记者保证,我爷爷、“二爷”、“三爷”仨人情同手足,三兄弟那么多年压根儿就没有红过脸。

  宋广庆颇为自豪地说,正阳楼在哈尔滨打出了京味的招牌,在当时也算得上是高档食品,成了哈尔滨的流行。许多达官显贵、商贾名绅都慕名而来,成了正阳楼的常客。为满足需求,店面营业时间也很长,从早上7点一直要忙活到晚上11点左右,直到道外的评剧院散戏后才落幌。

  据宋广庆介绍,1941年前是京都正阳楼的鼎盛期,但随着日伪统治的打压、爷爷的辞世,正阳楼被迫停业。

  1937年,山东老家发大水,再加上眼疾造成的半失明,宋文治回到山东掖县,哈尔滨正阳楼交给了王孝庭和尹环打理。上世纪40年代,日伪统治下的哈尔滨经济限制加剧,“经济犯”的帽子满天飞,市场物价猛涨,正阳楼还得按限定价格售货,无利可图,无法支撑经营,于1943年停业。为了维持生活,他们不得不在后院偷着加工少量的肉制品,按黑市价格卖给老主顾,就这样又坚持了一年多。1944年,警察发现了他们的“非法”加工,王孝庭背着经济犯的罪名进了监狱,后来经多方托人求情,才以罚款了结此案。至此,正阳楼彻底停业。这期间,在山东老家的宋文治也因病过世了。兄弟三人合力创建、苦心经营的正阳楼陷入了低谷。

  1949年,哈尔滨解放后,宋文治的儿子宋嵩云带着16岁的宋广庆,从山东回到哈尔滨,找到了王孝庭并重开正阳楼。1953,年正阳楼改为以宋嵩云为经理、王孝庭为副经理、八人股东制的正阳楼合记。

  1956年正阳楼实行公私合营,宋嵩云任私方经理。王孝庭、宋嵩云先后病故。王孝庭的子嗣虽都在哈上班,但已与肉制品行业无关。

  现在,75岁的宋广庆成了正阳楼的唯一传人,经营着一家名为“哈尔滨传人太阳岛食品”的肉制品厂,而百年正阳楼也已经与宋家没了瓜葛,但宋广庆老人却始终记得爷爷留下的祖训:我做我吃,严守祖训,工艺虽繁,不得简便,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