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6年花去120万 昔日爱心“富翁”如今举步维艰 图
2008-03-31 09:20:4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猛 刘韬 赵雨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31日讯 通河县人汪晓影被评为“2007感动哈尔滨人物”,她开办养老院先后免费收养107名孤老的事迹,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3月26日,记者在通河县汪晓影开办的养老院见到她时,却发现她少了昔日照片上的微笑,多了一脸愁容,原来,她的养老院正面临“经济危机”。

  目前汪晓影的养老院一共有32位老人、4名孤儿,每个人的日常基本开销每年平均在4000元左右,这些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每年老人的医疗费占全年总开销的三分之一。

  谈起养老院目前面临的困境,汪晓影说,2002年养老院开办至今,她收养老人都不计报酬,6年已耗资近120万元,这些“善款”全部来自丈夫的捐助。她丈夫张贵富在山东拥有自己的船队,在运河上跑运输,维系养老院每年近20万元的开销。近几年,由于大部分资金用在了养老院,船队设备得不到更新,效益下降很快,生意不好时,挣的钱只够养老院半年开销。现在,汪晓影一家的经济状况已捉襟见肘。

  汪晓影的养老院是租地经营,年租金6000元,4月中旬,房主因故急于搬回来,不得不“赶”养老院走。当年,汪晓影选址在此,是因为这里紧挨着通河县第四医院,方便老人们医疗救治,但至今合适的房子还没找到。见到记者,养老院的老人们争着诉说汪晓影的好、养老院的好,他们不愿离开这个衣食无忧的家。61岁的马荣福说:“养老院没了我们怎么办?”84岁的韩秀文老大娘说:“晓影这孩子是好人啊,她拿我们当亲人照顾,我们舍不得离开她。”83岁的于学军也一遍遍地念叨:“闺女,别扔下我们,你去哪我们就跟到哪。”

  面对难关,汪晓影打算在房子到期后先租几间分散的屋子,虽然管理难度加大,总不至于让老人们无家可归,但资金仍是摆在眼前的最大难题,这几年她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丈夫的船队不可能还像原来一样给她资金支持。汪晓影决定实在不行就去向亲友借,即使负债累累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但她自己也说不好,她的“好人路”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