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市三十年改造棚户区1500万平方米
2008-04-01 09:07:4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31日讯 哈尔滨市房产局的资料显示,“三十六棚”、“十八拐”改造完毕后,哈尔滨市便几乎年年都有棚户区拆迁的大工程。1983年南岗区的木兰街、香坊区的菜艺街等棚户区进行了综合改造,同年,松花江大桥附近的危房棚户区也开始改造。到1983年末,先后建设房屋30万平方米。1984年至1985年,开发改造安康街、北安街、大成街、芦家街、安隆街、安化街等地段共计15个棚户区,年平均开发改造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1986年改造八片危棚区,共计85000平方米。1987年改造五片棚户区,共计59000平方米。1988年共拆除成片危棚房51.4万平方米,10570户居民当年迁入新居。1989年,哈尔滨市政府继续开发改造埃德蒙顿路、新发屯、新乐村、新地屯、牛房屯、小北屯等7个棚户区,拆除危棚房32.2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21万平方米,安置动迁居民15777户。1990年,改造了“荟芳里”等18片危棚房,拆除64万平方米,竣工59万平方米。

  1991年至2000年,大规模、成区域地改造了地德里、大方里等365处棚户区,共拆除危旧房屋412万平方米,建成了一大批教育、商服、娱乐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

  2000年以来,年均拆改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到2006年末,全市已完成700余万平方米危房棚户区的拆迁,原址上建设住宅面积达637万平方米。兴建起香坊区远大都市绿洲,道里区新亭小区、安阳小区,道外区太古小区、江畔小区、二十道街小区,香坊区果园小区等一大批新式住宅小区,其中仅10万平方米以上、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型住宅小区就有13个,一大批棚户区居民生活状况从生存型转入舒适型。

  2007年,完成道外二十道街过江大桥、三环路哈阿立交桥等工程周边棚户区拆迁改造工作,拆迁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据粗略统计,从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哈尔滨市拆迁改造棚户区总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米。

  哈尔滨市棚户区改造三个阶段

  1978年至1990年是第一阶段,以三十六棚、十八拐为代表,建起来的楼房多为火柴盒类型,仅仅是能够满足人们居住;1991年至2001年为第二阶段,以安字片、地德里、大方里等为代表的大量的居民小区都是在这一阶段建成的,这时候的小区建设已经成了规模,花园、绿地等配套设施及学校、商服也日趋完善;200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该阶段居民小区的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加突出人性化和享受型,安全、舒适、美观既是开发商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购房者的要求,在棚户区原址上,代表着高档次居住环境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根据哈尔滨市政府规划,今年起至2010年,利用3年时间集中改造85片棚户区,改造拆迁房屋建筑面积53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8万余户,涉及主要公企单位89家。2008年改造23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4万余户;2009年改造20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万余户;2010年改造10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6万余户。届时城区内将看不到棚户区。

责任编辑:孙岚